先别阴阳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先别阴阳指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60.html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_《素问》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最贵,其下也。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421.html

阴阳杂说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是谓得道”,见《素问》卷一第四《金匮真言论》。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至“阴阳相过曰弹”,见《素问》卷二第七《阴阳别论》。自“凡痹”至“痹聚在脾”,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三《痹论》。自“阴争于内”至末,见《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4-3.html

中医对阴阳的理解_【中医宝典】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它最初的涵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 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4.html

产后乍寒乍热_《女科百问》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答曰.阴阳不和.败血不散.皆令乍寒乍热.产后血气虚损.阴阳不和.阴胜则乍寒.阳胜则乍热.阴阳相胜.则或寒或热.若因产劳伤脏腑.血弱不得宣越.故令败血不散.入于肺则热.入于脾则寒.医人误作疟疾治.谬矣.阴阳不和.宜增损四物汤.败血不散.宜...

http://qihuangzhishu.com/810/87.htm

产后乍寒乍热_《女科百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答曰.阴阳不和.败血不散.皆令乍寒乍热.产后血气虚损.阴阳不和.阴胜则乍寒.阳胜则乍热.阴阳相胜.则或寒或热.若因产劳伤脏腑.血弱不得宣越.故令败血不散.入于肺则热.入于脾则寒.医人误作疟疾治.谬矣.阴阳不和.宜增损四物汤.败血不散.宜...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baiwen/810-5-35.html

阴阳的相互关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的相互关系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天体运动、气候变化,乃至人类社会、人体自身,都普遍存在着两两对应的“两端现象” 例如: 天。日。明。昼。热。升。进。强。增长。上。外。动。刚…——阳 地。月。暗。夜。冷。降。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6.html

阴阳八卦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真有能耐的,还得说是咱老祖宗。 天地万物,世间万事,万人万心,各人各心,万花筒似的,忽悠变来变去,怎么才能把它们分清辨清认清理清说清?老祖宗就拿出两个字儿来:阴阳。 比太古还古的时候,天地未开,嘛都没有,只有太易太初太素三样。太易是气之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0.html

阴阳应象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此言正味之阴阳也。辛散甘缓,故发肌表。酸收苦泄,故为吐泻。 涌, 同。)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此下言阴阳偏胜之为病也。阴阳不和,则有胜有亏,故皆能为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太过所致。)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7-1.html

阴阳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既藏于阴分.至春阳气上升.新邪外应则为温病.夫风暑寒湿.迭相胜负.而皆感之者.内气不守.故外邪皆得以犯之.况病久则传化耶.若阴平阳秘.骨正筋柔.岂至有是.阴阳不和.阴争阳扰.则害及表里.争者.五脏气争也.阴气营于五脏.而九窍皆禀五脏之气.争...

http://qihuangzhishu.com/726/60.htm

共找到39,6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