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诗_《医学实在易》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阳明证舌苔黄实者可下,虚而不实者不可下死生。全现光莹阴已脱(舌无苔,如去油猪腰,名镜面舌,不治,)微笼本色气之平(淡红中微笼些少白苔,为胃气无,舌也,)前人传有三十六(《金镜·三十六舌》,)采摘多歧语弗精。气衰言微者为虚,气盛言厉者为实...

http://qihuangzhishu.com/697/32.htm

王辉萍_一、求本审因,详察细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一)病因,四俱重。 四各有特点,缺一不可。四的应用,要善于抓住重点,有时重问诊,有时重切脉按,须根据疾病的不同而因人、因时、因地有所侧重。疾病变化多端,各有其本,孙思邈说:“有内同外异,亦有内异外同。”内就是本质,就是疾病内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huiping/490-3-1.html

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是医生运用听觉、嗅觉诊察病情的方法。听声音包括听小儿的啼哭、呼吸、咳嗽、言语等,嗅气味包括嗅口气、大小便臭气等。1.啼哭声小儿的啼哭,有属生理现象,有因某种不适,也有是各种病态的表现。新生儿刚离母腹,便会发出响亮的啼哭。若初生不啼,...

http://qihuangzhishu.com/79/69.htm

自序_《诊脉三十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虽四之一.其精微玄妙.非粗工庸术所能推测.晋王叔和之言曰.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方治永乖.以缓作迟.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同脉者乎.若是乎之不易也予何人斯.敢为脉.然理虽难辨.自上古神圣以及历代名宿.虽兼望闻问.未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maisanshierbian5411/248-2-0.html

少阳脉证并治·伤寒论

...少阳之为,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

http://wenxue360.com/guji/3702.html

少阳脉证并治·伤寒论

...少阳之为,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2.html

辨别孕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8。孕不分须乳,五月之后乳房升,何以知其母子吉,身虽有脉和平。【注】妇人经水不至,不分是孕是病者,五个月之后,以孕妇乳房之。若乳房升大有乳者,是孕,若乳房不大无乳者,是也。凡孕妇有,其险可知,亦何以知其母子俱吉,惟其脉象和平...

http://qihuangzhishu.com/337/961.htm

郁证在三阳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服。 2010年3月27日三:诸症持续好转,睡眠基本正常,烦躁、胸满闷俱不明显,仍感两胁及腰部不适,晚上有口干、口苦。纳食尚可,大小便正常,手足温。舌苔白,脉细弦。六经属太阳、少阳、太阴合方证属柴胡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证。处方: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47.html

寒热有真假_《诊脉三十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寒热以迟数二脉为本.此一定之法.如热症见数脉.按之不鼓.觉滑利而虚.乃虚火游行于外.非真热乃假热.当作元气不足治.若而实.方为真热.寒症见迟脉.之鼓击.涩滞而实.是实火伏匿于内.非真寒.乃假寒.当作邪气有余治.若而寒.方为真寒....

http://qihuangzhishu.com/248/29.htm

姜春华_二、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先生在认识疾病上,有完整的思想体系,较早地提出“与辨证相结合”的理论,认为整体观与动态观是辨证的源泉。对辨证论治中的学派之争,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处理。脏腑辨证与以方统,先生提出“合之则兼美”。既要为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angchunhua/539-3-2.html

共找到185,2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