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名词。指针刺得气后每隔一定时间断续地给予捻转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针感得到保持或加强的针刺手法。每次运针或间时间隔可视病情而定。...
...《金针赋》是一篇专论针法的著作,为明初针灸学家徐凤所写。《金针赋》共分九节,内容以针刺手法为主,简明扼要,便于记诵,对后世影响很大。...
...裘沛然,中医学家。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在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8 裘沛然主编.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 ...
...(1886-1960),黄竹斋,中医内科和针灸学、文献医史等研究方面,著述50多种,成绩甚着。诊疗工作中,独具匠心,尤以针药并施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突出。 ...
...中国回回医学的发展,相伴于中阿医药交流。中阿医药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当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与西域之交流日益频繁,据史料记载张骞曾到达大宛(即今之中亚费尔干纳)、大月氏(即今之阿富汗北部)、大夏(即今之阿姆河南)、康居...
...窦默(1196~1280),字自声,早年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今日河北)人。窦氏自幼好学。元兵伐金,他一度被浮,家破母亡,于是南渡黄河,依靠母族吴氏。后来有一姓王的老医生将女儿嫁与他为妻,并劝他从书医业。不久窦氏各居蔡州(今河南汝南一带...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掖门,《医心方》作液门。即大巨。见该条。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以渊液别名腋门。参见渊液条。...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灸猥退风半身不遂法,先灸天窗……次脚髓孔,足外踝后一寸。”《中国针灸学》称足髓孔,即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
...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尺泽前下一寸,直对中指处。主治甲状腺肿大,上肢麻痹,前臂痉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实用铜人经穴图现在收藏于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作者:董德懋编著;施今墨审定 出版:中国针灸学研究社 年代:1941年 质地:纸本立轴 大小:79×37cm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