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_《儿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且言之无关于民生.不足以传于后世.与无补于当时者.虽言如弗言也.是故役敝精言着书.而无所用于天下者.君子不为焉.医之为道也.圣人所以前民用而传后世者也.夫岂小道云尔哉.粤自黄帝三代而下.贤哲吐辞为经. 炳炳.其泐为成书也已彰彰矣.而吾徒...

http://qihuangzhishu.com/893/2.htm

犀丹_【中医宝典】

...犀丹 【出处】《地黄汁、金汁和捣为丸,每重(3克),凉开水化服,日二次,小儿减半。 【附注】犀丹用治邪入营血,热深毒重证,故以清热解毒为主,并用凉血、开窍,以使毒解神清。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403.html

白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汤头歌诀》白散(《卫生家宝》)用白芷甘,姜葱淡豉与相参。(白芷一两,甘草五钱,淡豉五十粒,姜三片,葱白三寸,煎服取汗。)一切风寒皆可服,疏表祛邪效可推。(必须得汗,服乃有效。)豉一升,名葱豉汤。)用代麻黄汤功不惭。伤寒初觉头痛身热,便...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enbaisan.html

寒论_《儿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儿属寒之症.有外感.有内伤.有症变虚寒.三者不同.治法各异.假如内伤.必由脾土虚寒.或禀赋不足.或将护失宜.或乳哺不节.以致食不运化.而见清冷吐泻者.但察其面色萎黄.肢凉倦.脉沉无力.安静不渴.此属阳虚生寒.宜五君子煎.理中汤主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ing/893-11-0.html

与养生_【中医宝典】

...中国古代将精、气、奉为人之三宝,三者对人的健康和养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为生命的主宰,宜于清静内守,而不宜躁动妄耗。因此古人养生就以调为第一要义。通过清静养神、四气调、积精养神、修性怡神、气功练神等形式,最终达到体气平和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013.html

《搜记》在线阅读

...《搜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

http://wenxue360.com/guji/soushenji.html

华佗内科方_《华佗神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瓜蒂散,吐之则愈。视病尚未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则可下也。又伤寒初起时,用柴胡、白芍、茯苓、甘草、桂枝、麻黄各一钱、当归二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极效。四○○二·华佗治伤寒不汗方凡患伤寒,一日至二日不汗者,宜用∶葛根半斤 ...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tuoshenfang/665-10-1.html

夏季老年人宜重补_【中医宝典】

...我国的传统医学认为,人体由、形两部分组成。主要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形则是指人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按中医的观点,神形两者相互对应,相互依存,附于形。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指心理,形则指生理。人到老年之后,随着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906.html

应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杂类名方》应散 《脉因证治》应散 《奇效良方》应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应散 《目经大成》应散 《冯氏锦囊秘录》应散 《儒门事亲》应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杂类名方》:应散【处方】川芎 防风 升麻 细辛 ...

http://zhongyaofangji.com/s/shenyingsan.html

养生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强调人的精神因素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出了“形相因”之说。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活动 密切相关,即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增进人体健康与益寿延年,而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使人致病。所谓调养生,即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906.html

共找到63,2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