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退休老中医作用_【中医宝典】

...内经》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后汉血证论》阐述了中医对血瘀认识和对血瘀治疗活血化瘀法。至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疑难重症等。可见,著书立说是中医药发展一种重要形式。为了中医药学发展,当代老中医也应该把个人几十年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008.html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和充实起来医学发展历史,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历史影响,为此,我们把中医妇产科学发展史分为十大历史阶段进行阐述。一、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78—公元前770...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1-2.html

大历史观看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著名历史学者黄仁宇先生曾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认为人们研究问题多戴上了显微镜,对望远镜观点,倒很少人注意。 自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规模迅速扩大,中医存亡与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43.html

论海派及海派中医_【中医宝典】

...形成上海地域性中医医学派别,反映正是上海地区中医药形成、发展、斗争历史以及创新和成就。她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地域特指上海;内容为中医药,包括医家、著作、流派、医疗实践、诊疗技术、医事活动等;性质为具有海派文化特征。她外延则涵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30.html

名医-张锡纯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生涯。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7.html

回族医学渊源与发展_【中医宝典】

...回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产物。当欧洲其他各国尚未脱离神学统治之时,阿拉伯人开始发展科学文化。他们开办大学、建立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达到较高水平 ,在所有科目中,医学是最主要,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19.html

读《本草》感言_【中医宝典】

...层意思。一是本书主旨是系统挖掘整理中药之临床效用,二是所依据之证据多是从实践得来小方,即便各家论述也关乎临床,而少臆测推理之论。所以,这本《本草》对于中医临床医生大有裨益。笔者通读一遍,发现书中新发掘120味常用中药4688条效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15.html

罗止园(1879-1953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学家、画家。名文杰,字亦才,又号未若。山东德县人。叔、从兄皆有医名。幼习儒,兼好医学、绘画。1907年中医官考试合格,为北洋陆军第五镇录用,任军医。1926年退伍,定居北京。以行医、鬻画为生。学医初受业于中医邵敬甫,又从姜子全、...

http://qihuangzhishu.com/191/490.htm

中医药与现代科技在碰撞中闪现生命火花_【中医宝典】

...感到困感是,他们尽管可以掌握胃镜、B超等现代技术,但这些技术并不能给他们提供“”这一整体图像“微观”依据。因为这些技术方法与中医整体方法是南辕北辙。 然而现代科技在深入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整体化趋势。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7.html

京城四大名医_【中医宝典】

...限制开业登记,意图使中医自生自灭。施先生以门诊收入开办“华北国医学院”,培养出六七百位优秀中医人才。 北京是一座古城,元朝以后经济日趋发达,医学也得到较快发展,由儒而医,名医辈出。晚清至民国,北京曾出现被群众称誉为“四大名医”中医萧龙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95.html

共找到1,064,8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