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施氏临诊,尤重四诊,他强调要透过现象,认清本质,抓住主证、主因。他常以先贤“辩证差之毫厘,疗效则谬以千里”的警句提醒学生要在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上很下功夫。...
... 辨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
...发泄不藏,法宜收纳脾胃之元气,如姜、砂、草、理中汤之类。又曰热汗者,阳分之征。冷汗者,阴分之验。上身独汗者,阳竭于上也。下身独汗者,阴脱于下也。上下二证,是为久病虚极者言也,总以收纳为要。若病未大虚,而上身汗者,责在气分有热,下身汗者,责在血...
...血脉,当归六黄汤。肾虚者助其封藏,五味子汤。脾虚者壮其中气,补中益气汤。肝虚者禁其疏泄,白芍汤。此从乎腑脏为治也。其盗汗乃睡中自泄,参苓散。水火不交,心肾丸。阴阳偏胜,黄 汤。虚损心阳,柏子仁汤、牡蛎散。至如病后气血俱虚自汗,十全大补汤。产后...
...的精神创伤,夫妻间关系不融洽和性生活不协调,或者精神过度紧张、过度疲劳等导致阳痿的中医证型有以下七种: 惊恐伤肾型中医认为“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整天处于惊恐、慌乱之中,对性功能也必然有影响,久之可发生阳痿。表现为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医大师李玉奇(1917~ )系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五百名老中医之一,首届“国医大师”之一。从医6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对消化病研究颇深,提出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的新观点。学术观点 李玉...
...按照传统医学的理论,失眠有许多病因,但归根结底在于“心”有病,举例来说,心血不足、肾水不足(不能灭心火)、肝火太旺(导致心火也旺)、痰迷心窍等,都和“心”有关。实际上,传统医学的“心”有相当一部分与现代医学的脑有关。 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根据...
...生津。药用生地15克,麦冬(抽心)12克,贝母6克,丹皮9克,甘草3克,百合15克,沙参12克,阿胶10克,玉竹9克。 固肺法 此法用于肺卫不固证,症见面色淡白,体倦乏力,气短,动则汗出,容易感冒,自汗恶风,舌淡,苔薄白,脉弱而无力。该证多由...
...法云:服汤已温覆令微似汗,不可如水淋漓。此其法也。至于亡阳未剧,尤可挽回,伤寒论中真武、理中、四逆等法可考。若已脱尽,无可补救矣。又盛暑之时,病者或居楼上,或卧近灶之所。无病之人,一立其处,汗出如雨;患病者必至时时出汗,即不亡阳,亦必阴竭而...
...“冬病夏治”法,通俗地说就是冬天好发之病,在夏天治,是中医择时施治的方法之一,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规津,人体阳气及自然界生物的阳光,生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天人相应,人体也受到自然界节津变化的影响。 很多疾病均可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