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病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二并病指伤寒两个阳经“并病”。 【二并病】 指伤寒两个阳经“并病”。例如先见太阳病的头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以后又出现呕吐、胸胁满闷的少阳症状。两经的症状并见,且有先后出现之分的,故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59.html

几类伤的西药_【中医宝典】

...伤的西药 抗生素,包括口服药以及挂水、注射药,药物本身即损伤阳气。冬天挂水更伤阳气,本来温度就低,再把冰冷的药液滴到血管内,阴寒随之进入内脏。因此,在冬天不得不挂水时,最好先把药液温暖了,然后再挂。而且,最好弄个小棉袄套住药液瓶以保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12.html

附子振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痘疹仁端录》附子振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痘疹仁端录》:附子振汤【处方】大附子5钱(面裹,炽热),人参2钱,肉桂5分,黄耆2钱,橘红1钱,甘草5分,当归1钱。【功能主治】虚寒痘证。【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http://zhongyaofangji.com/f/fuzizhenyangtang.html

益气温活血剂治疗过敏性鼻炎_【中医宝典】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耳鼻喉科忻耀杰副主任医师等近日临床研究发现,益气温活血中药方剂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不仅即刻疗效明显,而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过敏性鼻炎是人体鼻部器官的一种常见病,它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该病临床多表现为喷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10.html

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圣济总录》救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救丸【处方】吴茱萸(汤浸焙干,炒)、干姜(炮)、赤石脂、龙骨、蜀椒(去目并开口者,炒出汗)、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天雄(炮裂,去皮脐)、硫黄(飞,研)、...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uyangwan.html

蹻、阴蹻脉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蹻脉 【循行】 [1]《灵枢·寒热病》:足太阳右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1),名曰眼系(2)。……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蹻,阴阳相交……交于目锐(应作“内”)眦。 [2]《难经·二十八难》: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11.html

病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病指一般实症,热症的统称。 【病】 含两义:指三阳经的病。指一般实症,热症的统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833.html

古人为何强调“春夏养”_【中医宝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一段养生方法:“春夏养,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极,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学说,春夏季节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 ,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07.html

心痛章_《医学妙谛》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伤心痛(劳伤血痹,痛极昏厥,宜通络和营法)生鹿角 官桂 半夏 当归须 桃仁 姜汁脾寒厥痛(吐涎肢冷,病在脉络,宜辛香开通法)高良姜片 姜黄 草果 生茅术 丁香 梗 川朴心劳受伤作痛(重按而痛减者,攻劫难施,宜用辛甘化良法)人参 川椒 白蜜...

http://qihuangzhishu.com/825/40.htm

心痛章_《医学妙谛》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心痛(劳伤血痹,痛极昏厥,宜通络和营法)生鹿角 官桂 半夏 当归须 桃仁 姜汁脾寒厥痛(吐涎肢冷,病在脉络,宜辛香开通法)高良姜片 姜黄 草果 生茅术 丁香 梗 川朴心劳受伤作痛(重按而痛减者,攻劫难施,宜用辛甘化良法)人参 川椒 白蜜...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miaodi/825-8-13.html

共找到57,8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