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原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六卷。清·薛雪撰注。刊于1754年。本书选录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加以注释。以作者十分推崇张景岳,故主要参酌类经中的注释,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学说。书中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和疾病等类,共14篇。注文...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66.htm

医经原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六卷。清·薛雪撰注。刊于1754年。本书选录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加以注释。以作者十分推崇张景岳,故主要参酌类经中的注释,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学说。书中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和疾病等类,共14篇。注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98.htm

熊大经:少阳论治耳鼻喉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胆属少阳,其气生发,则万化始生”,故吴东锡医学求是认为“阳之初生而始发则胆,胆为转阴至阳之地,为少阳,是阳之枢”,十一脏腑的功能活动,清升浊降,表里出入,必基于胆气生发,枢机运转。且胆寄相火,宣布在三焦,流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388.html

心系中医命运——曹东义新作有感_【中医宝典】

...各国寻常百姓家。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背后蕴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也反映着历史的必然,理应引起当代学者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近曹东义教授新作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不仅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而且被其中揭示的哲理所鼓舞,使我们看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43.html

针灸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少俞之徒,内考五藏六府,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极变,而针道生焉。”肇自轩岐之语,或涉依托,而古奥渊微,咸称遐远。则针灸攸自,其来尚矣! 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方诸针灸,理法尤然。故自灵枢垂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4.html

针灸现代化_【中医宝典】

...“让古老医术现代化,将复杂针灸简单化。” 这是北京金华汉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郑明德日前在辞旧迎新会上,对华汉针电子针灸的精辟诠释。正是这种研究方向,将专业医生针灸变成人人都能操作,不用扎针的治疗器具,正是这种电子针灸,让人们看到解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79.html

实验室检查_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现代化的实验室技术不断涌现,实验室检查的价值日趋重要,已成为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对检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是每位临床工作者所必须面临的课题。鉴于到日前为止,对精神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变化研究仍少,...

http://qihuangzhishu.com/972/372.htm

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尤以肝脏为密切,因为肝开窍于目。临床上眼的变化可推测肝的病证,某些眼病亦可论治灵枢·五阅五使:“目者肝之官也,肝病者,眦青。”同时,眼又是望诊察的重要器官。推蓬寤语:“目为之牖。”...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644.htm

针灸也需要辨证论治_【中医宝典】

...具体认识。由于病辨证使患者就诊时段的病理机制更加具体化,因此辨证也就成为中医临床论治的重要依据。针灸临床同样如此,首先要问清病情,然后运用中医四诊合参,精细辨证,并且还要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日积月累的临床实践功底和孜孜不倦的研究探索精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23.html

先秦两汉时期针灸特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补泻等针灸诊疗各要素,也都有详细论述。 汉代还出现了中国第一部针灸腧穴专书——黄帝明堂经,它总结了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大量汉以前针灸治疗文献。见诸史书的同时代的医经还有白氏内经扁鹊内经等,可以想象当时除了黄帝一派,还有其他医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5.html

共找到542,6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