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医学的概念与特点_【中医宝典】

...并寻求疾病病变的关键或症结所在。辨证的过程,就是辨证与论治,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是密切相关的,而辨证尤重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5.html

柴胡_《药征》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主治胸胁苦满也。旁寒热往来、腹中痛、胁下痞硬。【考证】小柴胡汤曰∶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又云∶腹中痛。又云∶胁下痞硬。柴胡加芒硝汤曰∶胸胁满。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不具也。(说在互考中)柴胡姜桂汤曰∶胸胁满、微结。又云∶往来寒热。大...

http://qihuangzhishu.com/895/16.htm

中医西化与中医现代化--兼谈如何认识中医的科学性_【中医宝典】

...方式。所谓“西医生物医学的观念、理论、方法”,外延太广了些,它的确切内涵是什么文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现在中医西化的说法已经流行起来,可是对中医西化的界定却仍然模糊。中医学了西医就是西化么?以西医的知识阐释中医就是西化么?这种模糊的认识已经在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39.html

壮医理论的萌芽_【中医宝典】

...标志是壮医对岭南及壮族地区常见和多发的瘴、毒、蛊、痧、风、湿等病证的防治达到丁相当的水平。 一、对瘴病、痧病的认识 在这一时期,由于壮医理论的萌芽和医疗经验的积累、发展,使壮医对壮族地区多发病、常见病有了较明确、较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瘴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6.html

柴胡_《雷公炮制药性解》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提肝气之陷者,由左而升也。凡胸腹肠胃之病因热所致者,得柴胡引清去浊而病谢矣,故入肝胆等经。《衍义》曰∶《本经》并无一字言及劳,今劳多用之,误人不小,劳有一种真脏虚损,复受邪热,邪因虚而致劳者,宜用,后世得此数言,凡遇劳,概不敢用,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19/96.htm

伤寒(表里附七十五)_《丹溪手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又烦渴小便赤,心下痞,宜大柴胡、桂枝汤、五苓散。脉浮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而反恶热,宜栀子豉汤。脉(迟弦)细,里也,又有里宜小建中、小柴胡。误下表未解,下之协热利不止,宜桂枝人参汤。腹痛喘渴,见各门下。祖按∶...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xishoujing/708-7-75.html

当代中医藏象理论的反思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寒气之,中见少阴;阳明之上,燥气之,中见太阴等等。六气为本;本之下,中之见;见之下,气之标。太阳、少阴标本、以标为主;阳明、厥阴从中见;少阳、太阴化生于本。高下相召,阴阳相错,升降相因。太阳标阳本寒而中见热,阳明标阳本燥而中见湿,少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36.html

增损柴胡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柴胡汤 《活人书》增损柴胡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妇人大全良方》增损柴胡妇人产后虚羸,发寒热,饮食少,腹胀等疾。宜增损柴胡汤。柴胡(三钱) 人参 芍药 半夏(炮) 甘草 橘红 川芎(各三分)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zengsunchaihutang.html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宝典】

...病证、肾膀胱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经络肢体病证和癌症,时行杂感列为外感病证。研究和阐明的内容包括每一体系疾病共同的主要候及特征、病因病机、治疗要点;每一病的基本概念、认识沿革、本病证与西医疾病的关系、病证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88.html

李东垣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久治不愈。造成湿热下注的主要病机,为脾胃气虚,水湿运化无权,湿邪与阴火交结,下注于下焦肝肾所致。东垣所带下,由于气陷日久,阴火多寒化转为寒证,故临床所见带下多已演变成虚损、虚寒,或为滑脱之。虚损带下由崩中日久,脾阳下陷引起;虚寒带下由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dongyuan/index.html

共找到348,7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