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根据病人的脉搏情况判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古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并总结出了二十八种脉象,山西中医药研究院的肖汉玺教授对脉诊就尤为重视。 采访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肖汉玺 教授 中医诊脉有个规律,就是叫做“五十动法”。就是说诊脉的时候...
...凡看大疮.先以见标日为始.至今几日.看疮与日期可否.次看受病之源.出何部位.属何脏腑.再辨阴阳老幼并气血之盛衰.再次方诊脉之虚实顺逆以决其终....
...清代医家。字廉泉。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未详。着《医脉摘要》二卷,鉴别疑似或相类证候,述验舌诊脉法,附时方歌、药性赋等,后被收入《三三医书》。...
...凡看大疮.先以见标日为始.至今几日.看疮与日期可否.次看受病之源.出何部位.属何脏腑.再辨阴阳老幼并气血之盛衰.再次方诊脉之虚实顺逆以决其终....
...浮大而散心之平。弦而长肝之平。按至骨举指来疾而实者肾之平也。肺平浮而涩,脾胃平缓而满指。凡诊脉,下指本部,不平便可寻详病情矣。(《医通》)...
...刚开始诊脉。《难经·五难》:“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诊家枢要》:“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亦心肺之应也。”...
...浮大而散心之平。弦而长肝之平。按至骨举指来疾而实者肾之平也。肺平浮而涩,脾胃平缓而满指。凡诊脉,下指本部,不平便可寻详病情矣。(《医通》)...
...明代医生。字汝瞻。海盐(今属浙江)人。因母病,常购岐黄书诵之,且向四方名医求教医术,遂精医。着《医经大旨》、《药性准绳》、《诊脉家宝》、《明医会要》等,多佚。...
...脉学术语。系古代诊脉常规,候脉不少于五十动为度,以便认辨脉象,并了解其中有无促、结、代脉。《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对象,详察细辨。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切 诊切诊主要含脉诊、触诊两部分。一、脉诊脉诊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的程度,凭脉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的客观价值。脉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