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诊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诊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诊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面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系一种色诊。青为风之色,属肝。多主惊、主风、主寒、主痛。青而脱色,为惊恐;青而黑色,为寒痛;青而淡白,为虚风;青而带赤,为肝火;青赤晦滞,为郁火;青而带紫,为郁血,缺氧,中毒。青色多属凶险之色,忌单见,鼻部更忌。小儿惊风,成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777.htm

脉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如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肝藏血,肾精化血等功能变化,均可导致脉象的改变,故不同的脉象可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生理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71.htm

舍脉从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在辨证过程中,脉证表现不一致,经全面分析,认为症状反映了疾病本质,而脉象只能说明病情复杂,即以症状作为治疗的依据。《医宗必读·脉法心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38.htm

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舌又与发音有密切关系,故《灵枢·忧恚无言篇》:“舌者,音声之机也。”舌的色、质、形态及舌苔的色泽厚薄等是中医诊断学中重要的诊查内容。参见舌诊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831.htm

诊虚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系切诊内容之一。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属胃之大络。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为宗气汇聚之处,故诊虚里可以了解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微弱为不及,属宗气内虚;其动应衣为太过,属宗气外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4.htm

诊尺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系切诊内容之一。尺肤指从肘关节内侧至掌后横纹处的皮肤。诊察尺肤的缓急、滑涩、寒热等情况,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灵枢·论疾诊尺》:“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42.htm

介入放射学_《医学影像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介入放射学是在影像诊断学、选择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细针穿剌和细胞病理学等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包括两个基本内容:①以影诊断学为基础,利用导管等技术,在影像监视下对一些疾病进行非手术治疗。②在影像监视下,利用经皮穿剌、导管等技术,取得...

http://qihuangzhishu.com/1011/82.htm

介入放射学_《医学影像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介入放射学是在影像诊断学、选择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细针穿剌和细胞病理学等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包括两个基本内容:①以影诊断学为基础,利用导管等技术,在影像监视下对一些疾病进行非手术治疗。②在影像监视下,利用经皮穿剌、导管等技术,取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ingxiangxue/1011-8-0.html

诊断学_【中医宝典】

...包括常见症状、检查疾病的方法、诊断原则和步骤等。 常见症状 维医对常见症状的认识一般概括为以下23种。 1、发热。维医认为人体所需的热量是在人体自然力的支配下,以胆液质和血液质的形式不断产生、消耗和补充, 并将多余的热量通过皮肤、 肺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79.html

共找到8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