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发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万全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49 年 叙万氏幼科源流 序 卷之一 形气发微 原病 入门审候歌 观面部五脏形歌 观面部五色歌 三关脉纹变见歌 小儿正诀指南赋 胎疾 脐风 变蒸 变蒸兼证 幼疾 五脏诸证 肝经主病 肝经兼证 肝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fahui/index.html

温疟证_伤寒发微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所以连绵不瘥也.予曾精意深究疟病一科.须是辨脉察证.穷究得病之渊源.故十治十中.无有失者.众人以疟为难治.予独以为易.要在辨其种类.识其先后.素问疟.甚有妙处.当思而得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55/26.htm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仁斋直指序 卷之一\总论 五脏所主 五脏病证虚实 诸阴诸阳论 血营气卫论 脉病逆顺 男女气血则一 问病 易简方论 附∶原脉(出保命集) 附五篇(出丹溪心法) 附∶十二经脉歌 火...

http://qihuangzhishu.com/740/index.htm

凡例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多死中得活之条。所以,司医者,平时宜多读书则见识广。如临万难医治之证,色脉相参,其证尚有一线可生之机,便须竭其心力,旁求可生之法救之。庶不负上天好生之德与前贤立说之心,是以内经列之于首。2、诊候形状,以别表里虚实,以决顺逆死生。近来疡...

http://qihuangzhishu.com/344/5.htm

火热二门_儒门事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银粉、巴豆粉霜、杏仁、芫花热性之药,用之必致危殆。仲景云∶调理伤寒者,皆在汗、下之理。当明表里,无不愈矣!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深可慎之。汗、下之后,切宜慎口,可服淡粥而养之,不然,其病复作。又伤寒七八日,潮热腹满,发黄有斑者,何脏使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rumenshiqin/639-17-2.html

伤寒总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68.htm

伤寒总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92.htm

活人书妇人伤寒之说_吴医汇讲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尝读朱肱活人书云∶妇人伤寒,治法与男子不同,举男子调气,女于调血以为大略,似补前人之未及,然愚谓此说未可一概也。夫长沙张氏,医中之圣也,其着伤寒论,原为卒病而设,故又谓之卒病。卒病者,宜舍本而治标,故一百一十三方,皆男妇...

http://qihuangzhishu.com/750/99.htm

伤寒微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汗、下、温中诸法均依立春后至清明前;清明后至芒种前;芒种后至立秋前三个不同阶段而定。韩氏在阐发伤寒论的学术经验方面多有创新,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与发展,着颇为后世所重。但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批评韩氏“将温暑作伤寒立论”,应予注意。...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90.htm

伤寒微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汗、下、温中诸法均依立春后至清明前;清明后至芒种前;芒种后至立秋前三个不同阶段而定。韩氏在阐发伤寒论的学术经验方面多有创新,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与发展,着颇为后世所重。但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批评韩氏“将温暑作伤寒立论”,应予注意。...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08.htm

共找到472,6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