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㴅《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𠀤音宵。《說文》盡也。 又滅也。《易·泰卦》小人道消。 又釋也。《禮·月令》冰凍消釋。 又消耗。《揚子·太𤣥經》九事,七爲消。《註》消,意放散也。 又消消,敝也。《詩·豳風...
...胀者,心腹胀满。实者胀起于骤然,便实,脉滑而实,宜散之,消导之,攻下之;虚者胀成于积渐,小便利,大便滑,脉涩小虚微,病在中焦,以参、术补之;病在下焦,以桂、附、吴萸温之,或兼行滞之品,而标本并治,亦有与肿症相兼者,当参看肿症辨症法。胀而属...
...身体肿方。上以小便温暖渍之良。《千金》又方上用巴豆五十枚去心皮,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以绵内汤中,拭病上,随手消,并治瘾疹。《千金翼》禁一切肿方。上凡一切肿才觉阴,咒曰∶上有大山,下有大海,内有大鱼,主食痈疽,四岳使者,于我所须,痈疽小鬼,随手...
...中消又称“消中”、“胃消”或“脾消”。 【中消】 又称“消中”、“胃消”或“脾消”。以多食易饥而形体反见消瘦为主症,兼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频数、舌苔黄燥等。多因胃火炽盛,消耗水谷精微而精血受伤所致。...
...商丘、主烦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热面目黄.(明同.)承浆、(明下云饮水不休.)意舍、关冲、然谷、主消渴嗜饮.隐白、主饮渴.劳宫、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热渴.行间、太冲、主嗌干善渴.(并千.)意舍、(见腹胀.)中膂俞、治肾虚消渴.汗...
...白皮捣屑随多少,杂米作粥食,小便利即消,陶效方。(出第三卷中)古今录验泽漆汤,疗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吹,脉浮数者方。泽漆(二两炙) 知母(二两) 海藻(二两) 茯苓(二两) 丹参(三两) 秦艽(二两) 木防己(二两) 猪苓(二两去皮) ...
...积热红肿大使难,努力肛出翻不还,外用蟠龙散消肿,内宜皂刺大黄煎。[注]小儿积热太盛,以致肛门作肿大便艰难,努力翻出,肛脱不还,外用蟠龙散消其肿,内服皂刺大黄汤,其肿一消,肛自收矣。(皂刺大黄汤)方见便血。(曹氏蟠龙散)干地蟠龙一两略去土焙...
...1.临床表现:本病常发生在寒冷季节,以生后不久或1周内的婴儿多见,多有环境温度偏低保暖不够的病史,由于早产、感染等因素引起者也见于夏季患儿体温降至31~35℃,甚至26℃左右,可用我国自制的低体温计(30~40℃)检测哭声低弱或不哭,不能...
...(一分半) 竹叶(三片) 灯心(十茎)此方治泻热妙法,从天一生水透出来。如痒甚,加白蒺藜(三分)。如痛甚,加寒水石( ,二分半)。又方∶加没药、乳香各二分。如肚腹饱满,加萝卜子(五分),浓朴(姜炒,三分)。如肿毒入里,猝成浮胀,宜服消胀散。...
...目录 《太平圣惠方》内消昆布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太平圣惠方》:内消昆布散【处方】昆布30克(洗去咸味)海藻30克(洗去咸味)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牛蒡子15克(微炒)连翘15克 防风15克(去芦头)玄参15克 何首乌3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