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轨范》八卷、《慎疾刍言》一卷。医书之外,尚有《道德经注释》、《阴符经注释》、《乐府传声》等。 《医学源流论》二卷,徐大椿撰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此书堪称为“徐大椿医学论文集”,共收其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
...者,胃为标,热为本也,处其方者,当除胃中之热,是治其本也。故六气乃以甚者为邪,衰者为正,法当泻甚补衰,以平为期。养正除邪,乃天之道也,为政之理,补残之义也。大凡治病,明知标本,按法治之,何必谋于众。阴阳别论曰∶谨熟阴阳,无于众谋。标本病传论...
...作者:方成培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38年 跋 白缠喉叙 自叙 《续重楼玉钥》自叙 序 总论喉痹大意 论喉痹关乎运气而有火湿寒之异 统论脾胃皆交于口而脾为之主 统论唇为脾胃肝之所主 统论舌为心脾所主 论齿为肾胃大肠所属 诸证补遗 附录 ...
...作者:方成培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38年 跋 白缠喉叙 自叙 《续重楼玉钥》自叙 序 总论喉痹大意 论喉痹关乎运气而有火湿寒之异 统论脾胃皆交于口而脾为之主 统论唇为脾胃肝之所主 统论舌为心脾所主 论齿为肾胃大肠所属 诸证补遗 附录 ...
...治寒以温,治热以凉,但中病即止,矫枉则过正也。盖凉药频施,必至于呕恶沉冷,温药频施,必至于烦躁烘热。所贵酌量权度,一毫无过用焉,是为活法。...
...卷下·德◎ 卷下·太极◎ 卷下·皇极◎ 卷下·中和◎ 卷下·中庸◎ 卷上·礼乐◎ 卷下·经权◎ 卷下·义利◎ 卷下·鬼神◎ 卷下·佛老◎ 补遗·补遗◎ 补遗·太极◎ 补遗·通书◎ 补遗·附:论朱子◎ 严陵讲义·严陵讲义◎ 严陵讲义·道学体统...
...《病能论》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言有卧而不安者,以脏气伤而精气耗也。盖五脏为阴,各藏其精,脏有所伤而精耗也,卧不安也。必精有所寄,各在本脏而无失,则卧斯安矣。寄者,藏也。如肝藏...
...之。如有恶寒发热者,再加苏梗、前胡;气喘者,加之旋复、苏子,当随其证而损益之。或问∶作嗽之病,四时皆有。今观是篇,独发于冬,他时之嗽,因何勿论耶?答曰,子不观本论中,原有风、寒、暑、热皆能致之之说,四时都有咳嗽之病也。曰∶何不分而论之。曰∶...
...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则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是知时行寒疾与温热二病,所论阳气盛衰,时月则同。至于论暴寒之寒,与伏寒已变之寒,自是相违。名不正则言不顺矣。仲景又云其病与温及暑病...
...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