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序-出自《古籍序跋集》_【鲁迅全集】

...虞《晋书》序〔1〕 《隋志》:《晋书》二十六卷,本四十四卷,讫明帝〔2〕,今残缺,晋散骑常侍虞撰。《唐志》:五十八卷。《晋书》《虞传》:著《晋书》四十余卷。与《隋志》合,《唐志》溢出十余卷,疑有误。本传又云:字叔宁;征士喜〔3〕之...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20.html

湿_《续名医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月余,步履如故。吴孚先治一人,风湿,骨节掣痛,不能屈伸,遍身俱肿。医用麻黄汤发汗,汗大出而肿不退。吴曰∶前方未尝谬也,但宜微汗之。今过汗,风去而湿未除,故不愈也。(本仲景桂枝汤症。)与胃苓汤二帖而瘳。张子和治李文卿,两膝膑屈伸,有声剥剥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xumingyileian/345-8-3.html

湿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草半夏海金沙地黄甘遂大戟萱草牵牛(气分。)大黄(分。)营实根夏枯草 〔谷菜〕赤小豆大豆黄卷薏苡仁旱芹(丸服。)干姜生姜 〔木部〕椿白皮茯苓猪苓酸枣柳叶木槿榆皮 〔介石〕蚬子(下湿热气。)滑石石膏矾石绿矾...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616.html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大意_《时病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热,皆能致之。古人议论纷纭,惟李云间、章若耶二先生,皆括为内伤、外感。观其立论,卓荦不群,然与《内经》“秋伤于湿”之嗽无。丰不揣鄙陋而特补之。斯病也,良由立秋以后,秋分以前,先伤于湿,湿气内踞于脾,酿久成痰,痰袭于肺,气分壅塞,治节无权,...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710-13-1.html

”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的解释_说文解字的意思

...白薟也。从艸僉聲。蘞,薟或從斂。良冉切 白薟也。本艸經作白斂。从艸。僉聲。良冄切。七部。 (薟) 白薟也。本艸經作白斂。从艸。僉聲。良冄切。七部。 (蘞) 薟或从斂。唐風。蘞蔓于野。陸璣云。似栝樓。葉盛而細。其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陸疏...

http://hanwen360.com/w/83B6.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唐韻》良冉切,音斂。《說文》白薟也,或从斂,見蘞字註。 又《類篇》離鹽切,音廉。義同。 又《集韻》虛嚴切,音杴。豨薟,藥草。 又《類篇》魚杴切,音嚴。《字林》水中野韭。 又火占切,音㿌。辛味。 又苦紺切。同餡。味過甘也。...

http://hanwen360.com/k/83B6.html

小暑避暑湿养肺气_【中医宝典】

...阻遏了人体内部的气机,影响体内气的运行。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脾统、统气、统水液,如果脾运化水液功能健旺的话,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滞留,也能防止痰湿等病理产物的生成。但是它秉性喜燥恶湿,一旦受到湿邪入侵,就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871.html

《周易》第九卦:畜,风天畜,巽上乾下_【周易网】

...,吉。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九三:舆辐,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有孚,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

http://wenxue360.com/zhouyi/archives/9.html

第四○四回 喁喁语妯娌谈心 煌煌纶音英雄受赏_《施公案》

...是刻不能离呢?”张桂兰听了这话,直羞得面红过耳,当下带笑道:“我不过说一句,看你就说出这一番话来,好不叫人怪臊的。咱们别说话罢,不要取笑了。”却好贺人杰在旁说道:“母亲,你老人家不必烦恼。儿子虽,也有十八岁了。再过几年,也可建立些功劳,...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5422.html

湿_《临证指南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壮有湿。近长夏阴雨潮湿。着于经络。身痛。自利发热。仲景云。湿家大忌发散。汗之则变痉厥。脉来弱而缓。湿邪凝遏阳气。病名湿温。湿中热气。横冲心胞络。以致神昏。四肢不暖。亦手厥阴见症。非与伤寒同法也。(湿温邪入心胞)犀角 连翘心 元参 石菖蒲 ...

http://qihuangzhishu.com/602/44.htm

共找到276,9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