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心斋采取陈三锡二分晰义.杨栗山寒温条辨.成温疫条辨摘要一卷.医者以其简便往往奉为枕秘其书所列升降散神化散等方.实不能尽美尽善.与是编所本之吴氏温病条辨书名相似而精粗迥别.幸勿误认.·吴又可以达原饮治温.吴鞠通陈修园皆斥其非.章雅堂则谓温病中...
...鲜地黄:又名鲜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鲜品。其味甘苦,性寒。能清热凉血,生津止渴。主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咳血、衄血、消渴、虚劳骨蒸、便秘、崩漏等。 三种地黄采制各异地黄入药有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三种,虽属一物,然...
...(一)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金匮真言论》)张隐庵曰∶神气血脉皆生于精,故精乃生身之本。能藏其精,则血气内固,邪不外侵,故春不病温。吴鞠通曰∶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气应寒,...
...目录 《济阴纲目》橘红半夏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济阴纲目》:橘红半夏汤【处方】橘皮1两,半夏半两,甘草(炙)半两,藿香3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产后胃虚呕逆。【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5片,水煎服。【摘录】《济阴纲目》卷...
...以白蜜枣膏丸如梧子。服十丸。日三四。忌海藻菘菜羊肉饧。(千金同)又棘刺丸。疗虚劳诸气不足。数梦或精自泄方。棘刺 天门冬(去心各二两) 干姜 菟丝子 乌头(炮) 小草 防葵 薯蓣 石龙芮枸杞子 巴戟天 萆 细辛 葳蕤 石斛 浓朴(炙) 牛膝 ...
...真假不分、内外不辨,认为“滋阴降火”一法可治万变的疾病,以致不虚的疾病变成虚,不损的疾病变成损。从而目击心伤,遂发愤钻研历代有关虚劳病著述,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一部专论虚劳的巨著。所以,吴氏的《不居集》,可以说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部...
...亦有下利不止,以至于死者。不过不似汗之登时奇变耳。温病大便泻下,前人认为热有出路,然脉虚忌泻,根本大防,岂可忽诸。...
...天雄散方。天雄(三两炮) 白术(八分) 桂心(六分)上药捣下筛。服半钱匕。日三稍稍增之。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葱。(张仲景方有龙骨文仲同出第六十八卷中)千金疗男子虚劳失精阴缩灸法。灸中封五十壮又男子虚劳失精阴上缩。茎中痛方。灸大赫三十壮。穴在夹...
...者名温病,因夏暑而变者名热病,因暑湿而变者名湿温。以病本由冬时中寒,故通谓之伤寒焉。陆九芝曰∶庞说如此,足以为《难经》伤寒共有五种之证。(七)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伤寒例》)陆九芝曰∶此言温病热病...
...目录 《中国药典》止咳橘红口服液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止咳橘红口服液【处方】化橘红66g 陈皮44g 法半夏33g 茯苓44g 款冬花22g 甘草22g 瓜蒌皮44g 紫菀33g 麦冬44g 知母22g 桔梗33g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