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芦)湿山药(去皮)300克 天门冬(焙软,去心,切)500克【制法】将前四味药置之羊肉内,裹好用麻缕缠定,用上色糯酒煮令酒尽,再入水适量又煮,直至肉如泥。再入黄耆末150克、人参末90克、白术末60克。熟糯米饭焙干为末300克,前后药末同...
...(音术。《别录》中品) 【释名】众(音终。《尔雅》)、糯秫(《唐本》)、糯粟(《唐本》)、黄糯。 时珍曰︰秫字篆文,象其禾体柔弱之形,俗呼糯粟是矣。北人呼为黄糯,亦曰黄米。酿酒劣于糯也。 【集解】恭曰︰秫是稻秫也。今人呼粟糯为秫。北土多以...
...秫(音术。《别录》中品)【释名】众(音终。《尔雅》)、糯秫(《唐本》)、糯粟(《唐本》)、黄糯。时珍曰︰秫字篆文,象其禾体柔弱之形,俗呼糯粟是矣。北人呼为黄糯,亦曰黄米。酿酒劣于糯也。【集解】恭曰︰秫是稻秫也。今人呼粟糯为秫。北土多以酿酒...
...果然。予曰∶此病受邪本重,前药悉力驱之,尚不能解,误服黄 ,将邪热补住,内攻心包,迷塞窍隧,故致变若此。惟有急泻心包之热,通窍避邪,庶有生机。拟导赤各半汤,除人参,加银花金汁,外用紫雪点舌。饮药至墓,神采略回,连投四剂,浸有起色。惟神呆耳聋,...
...对营养性疾病的认识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有趣的是为了进一步搞清脚气病的发病原因,唐代医家还作了一些有益的动物实验。如《食疗本草》载有:黍米“不得与小儿食之,今儿不能行,若与小描、犬食之,其脚变踒曲。行不正,缓人药骨,绝血脉。”陈藏器《本草...
...目录 《仙拈集》加味八仙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仙拈集》:加味八仙膏【处方】人参1两,山药6两,茯苓6两,芡实6两,莲肉6两,糯米3升,粳米7升,冰糖1斤,白蜜1斤。【制法】将人参等5味各为细末,又将糯、粳米亦为粉,与药末和匀,将...
...春季万物复苏,吃些具有升补作用的食物,不仅符合春季人体的生理变化,而且可收到一定的健身治病效果。 面蒸夏枯草。掐取夏枯草嫩苗洗净,加水面粉拌匀,欲咸加盐,欲甜加糖,蒸熟,食之清香软糯。 夏枯草入肝经,能清热明目、治瘰疠、散瘿结,并能降血压...
...味甘,微寒。止寒热,利大肠,疗漆疮。此人以作酒及煮糖者,肥软而易消;方药不正用,惟嚼以涂漆疮,及酿诸药醪。〔谨案〕此米,功能是稻秫也。今大都呼粟糯为秫稻,秫为糯矣。北土亦多,以粟秫酿酒,而汁少于黍米。粟秫应有别功,但本草不载。凡黍稷、粟秫...
...前药、硬药和软药是药物开发研制中提出的,很多人可能都未听说过。前药是指一些无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但是这些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代谢的生物转化,被转化为有活性的药物。硬药是指具有发挥药物作用所必需的结构特征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不发生代谢...
...《汤头歌诀》补肺阿胶散(散,钱氏)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停。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嗽哽宁。(阿胶两半,马兜铃焙、鼠粘子炒、甘草炙、糯米各一两,杏仁七钱。牛蒡利膈滑痰,杏仁降润气嗽。李时珍曰∶马兜铃非取补肺,取其清热降气,肺自安也。其中阿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