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亻亦)。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
...张仲景曰∶“瞥瞥如羹上肥”,状其软而无力也。“萦萦如蛛丝”,状其细而难见也。所以古人有言曰∶“似有若无,欲绝非绝。”惟斯八字,可为微脉传神。若诊者心神浮越,未能虚静,而卒然持之,竟不得而见也。世俗未察微脉之义,每见脉之细者,辄以微细并称,是...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诊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诊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相应,为不内外因,所谓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凡诊,须先识五脏六经本脉,然后方识病脉。岁主脏害,气候逆传,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此之谓也。凡诊,须认取二十四字名状,与关前一分相符;推说证状,与病者相应,使无差忒,庶可根据源治疗。...
...循环遍,则数皆极处而不见止者,五脏皆平,故无病也。)四十一止一脏绝,却后四年多没命,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应,十五一止一年殂,已下有止看暴病。(四十动而见一止者,是一脏欠动,脉之极数,故知一脏绝也,先绝肾经,所以言之。夫天一生水,肾属...
...贯通者也。叔和云∶“应指而回,不能满部”,亦非短脉之合论也。李时珍曰∶“长脉属肝,宜于春;短脉属肺,宜于秋。但诊肺肝,则长短自见。”故知非其时、非其部,即为病脉也。...
...候,苔源于胃,由胃气薰蒸而成,然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借助舌苔可诊五脏的虚实寒热,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因此,舌的改变不仅是某一脏腑的改变,而是脏腑系列病变的显露。一般而言,舌诊比脉诊更为可靠,脉诊可因情绪...
...,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 从桂枝汤和麻黄汤的脉证并治中,说明两者脉象不同,一为脉浮缓(阳浮而阴弱),一为脉浮紧;一为发热恶风,汗出为表虚证,一为发热,身疼痛,无汗为表实证;一宜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肌,...
...即使内外无症状,尤是凶恶早图安。 第七脉 右关之脉,突起如豆。顶手有力,强硬暴骤。 收政太过,金来乘木,硬缩难生,欲折可怖。 倦懒腹胀食难入,大腹水泛伴黄疸。胁下肿痛便溺涩,甲白掌红见蛛丹。 临床左关部常见之肝(胆)脉,暂时总结到此。 下面...
...诊断学著作。北京中医学院诊断教研组编。本书以中医理论为主,结合临床实际,用通俗浅显的文字和表格,将前人有关舌诊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说;第二章舌的诊断;第三章苔的诊断;第四章舌和苔的诊断。书中对各种舌苔的形态、成因、主病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