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麻属植物磨盘草Abutilon indicum (L.)G. Don,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益气通窍,祛痰利尿。用于感冒,久热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鸣,耳聋,肺结核,小便不利。 ...
...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邪毒内传,引肇腹,可见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等证,此为毒窜睾腹之变证。若邪毒循胸过肋,入脘腹,结阳明者,则可出现上腹疼痛剧烈、恶心呕吐等证。 (七)预防与调护 1。发病期间应隔离治疗,直至腮部肿胀完全消退后3天为止。...
...叶(芙蓉叶)和根入药。夏秋摘花蕾,晒干,同时采叶阴干研粉贮存;秋、冬挖根、晒干。 【性味】微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外用治痈肿疮疖,乳腺炎,淋巴结炎,腮腺炎,烧烫伤,毒蛇咬伤,...
...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⑤治小便出血:水芹捣汁,日服六、七合。(《圣惠方》)⑥治小儿霍乱吐痢:芹叶细切,煮熟汁饮。(《子母秘录》)⑦治痄腮:水芹捣烂,加茶油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
...消毒饮 药物:板蓝根30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毫升,煎成60毫升,分次服,每4小时1次,空腹服。此为一天量。 疗效:次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一般3-5剂可愈。 来源:黑龙江中医1989 腮腺炎...
...臼齿所对之颊粘膜上,可见肿大的腮腺导管开口。舌淡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为:发颐(化脓性腮腺炎)。证属:热毒蕴结,气血凝滞。治拟:清热解毒,佐以扶正。内服:柴胡9g 玄参9g 桔梗5g 象贝母9g 黄芩9g 夏枯草9g 生黄芪30g 太子参30...
...-7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全缘,基出脉3条,侧脉 7-10对,网脉稍明显。隐头花序(榕果),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或3-4个簇生于已落叶的老枝上,近球形,直径5-8mm,成熟时黄色或红色;基部苞片3枚,卵圆形,细小,无总花梗;雄花、...
...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及疼痛,并有延及各种腺组织或累及各种脏器的倾向。起病时可有发热、头痛、疲乏、食欲不振等表现,随后以耳垂为中心出现腮腺部位的肿大和疼痛,肿胀的表皮不红,边缘不清,有弹性感,...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花圃、家庭中。主产广东、福建。 【性状】鳞茎呈圆形,或微呈锥形,直径4~5cm。外面包裹一层棕褐色的膜质外皮,扯开后,内心为多数相互包裹的白色瓣片(鳞片)。质地轻。 【化学成份】含伪石蒜碱(pseudolycorine)...
...流行性腮腺炎民间称腮腺炎、“猪头肿”,叫“痄腮”、“蛤蟆瘟”等。我国远在2600多年以前的《内经至真要大论》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属于“时疫”。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也描述过该病的特征。从古至今对本病的认识可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