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虚劳并治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按』“若肠鸣”三字,与上下文不属,必是错简。侠瘿之“瘿”字,当是“瘰”字。每经此,先劳后瘰、先瘰后劳者有之,从未见劳瘿先后也,必是传写之讹。『注』平人年二三十,常得大者,则多劳。若人年已五六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5-4.html

辨合并治篇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有六经之,有六经之井然不杂,则可直指为某经之。若两经、三经,阴阳混淆,不可以一经名者;或一经未罢又传一经,二经、三经同,不归并一经者,则名曰合。或二经、三经同,其后归并一经自病者,则名曰并。论中所着合、并,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4-9.html

畅通经络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作用形式有二:一是活动筋骨,以求气血通畅。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都是用动作达到所谓“动形以达郁”的锻炼目的。活动筋骨,则促使气血周流,经络畅通。气血脏腑调和,则身健而无病;二是开通任督二,营运大小周天。在气功导引法中,有开通...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6.htm

——欲知,必先识常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把它作为临床诊病、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之一,故常用来识病因、析机、定位、辨性、测病势之进退预后等,尤其是在辨证候的真假、寒热、虚实之时,更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诊是一种技艺,《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37.html

经络概述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3.html

经络肢体病证_【中医宝典】

...关节,以致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成为热痹。或因痹证日久,缠绵不愈,邪留经络,蕴而化热,也可表现出热痹的症状。 痹证日久,气血亏耗,则可出现脏腑气血亏虚之。 2、辩证论治 痹证的辨证,首先应辨明寒热,治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随其寒热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08.html

伤寒论·辨太阳并治下译文

...攻下法治疗,如果攻下,就会导致病人死亡。 结胸的症状全部具备,如果出现躁扰不宁的,多属死候。 太阳,脉象浮而动数,浮主风邪在表,数主有热,动脉主痛,数又主虚,症见头痛发热,轻微盗汗,反而怕冷,这是太阳表证未解。本应从表论治,医生反而用...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327.html

伤寒论·辨太阳并治下译文

...攻下法治疗,如果攻下,就会导致病人死亡。 结胸的症状全部具备,如果出现躁扰不宁的,多属死候。 太阳,脉象浮而动数,浮主风邪在表,数主有热,动脉主痛,数又主虚,症见头痛发热,轻微盗汗,反而怕冷,这是太阳表证未解。本应从表论治,医生反而用...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2327.html

从舍_《医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胀,其堪泻乎?此宜从证之真虚,不从之假实也。如寒邪内伤,或食停气滞,而心腹急痛,以致道沉伏,或促或结,此以邪闭经络而然。既有痛胀等实证可掳,则之虚乃假虚,当从不从。又若伤寒,四肢厥逆,寒战,而见数滑,此由内热格阴。何以知之?以...

http://qihuangzhishu.com/603/209.htm

辨少阳并治全篇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胸□痞□,半表半里之详矣。此何以曰:口苦咽干目眩也?大抵经络者,此篇诸条已悉之矣,若胆热府自,则又必有此也。沈明宗曰:此虽少阳总,然偏里矣。少阳主胆,其循□络于耳,故胸□痛而耳聋。仲景另出手眼,以补口苦、咽...

http://qihuangzhishu.com/337/75.htm

共找到211,9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