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经_侣山堂类辩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古名针经隋书·经籍志谓之九灵,唐·王冰改为灵枢,盖亦有所本也。其中脏腑阴阳,雌雄配合,精神气血,生死原流,营卫之经行出入,经脉之终始循环,三阴三阳有血气之多少,手经足经分尺寸之短长;五脏五行之气外合皮肉筋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lvshantangleibian/803-5-15.html

针灸失传_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夏气在皮肤,秋气在肌肉,冬气在筋骨,故春夏刺浅,秋冬制深,反此有害。今则不论四时,分寸各有定数,此六失也。古之用针,凡疟疾、伤寒、寒热咳嗽,一切脏腑七窍等,无所不治。今则只治经脉形体痿痹屈伸等而已,此七失也。古人刺法,取血甚多,灵枢血络...

http://qihuangzhishu.com/160/64.htm

微风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微风指感受风邪而发病轻微者。 【微风】 语出素问·调经。感受风邪而发病轻微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蠕动,无脏腑气血的见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60.html

三焦_身形脏腑组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并提)。从功能而言,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佈作用),“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这些功能实际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anjiao-925.html

阳虚则外寒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阳虚则外寒指气虚或命火不足,脏腑功能减弱,影响末梢循环,发生外寒的病症。 【阳虚则外寒】 语出素问.调经。阳虚,指气虚或命火不足,脏腑功能减弱,尤以脾肾阳虚不能运化精微,吸收营养,以温养脏腑,因而热能不足,卫气不固,影响末梢循环,...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935.html

为核心 构建辨证论治新体系(中)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病理因素、位、性等,反映了疾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病理因素常见有风、寒、湿、暑、燥、火(热)、瘀、水、饮、痰、毒等;位涉及内外表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性主要指阴阳虚实、标本缓急。 证素的特点 证素可由单一病理因素或两种以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327.html

中医喉科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喉科著作。广州中医学院编。本书是在中医喉科学讲义(1960年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内容分总论和各两部分。总论分别从呼吸发声、辨识五味、脏腑关系等方面论述咽喉、口舌生理特点;从邪毒侵犯、火热上蒸、痰浊瘀阻三方面分析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31.htm

中医喉科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喉科著作。广州中医学院编。本书是在中医喉科学讲义(1960年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内容分总论和各两部分。总论分别从呼吸发声、辨识五味、脏腑关系等方面论述咽喉、口舌生理特点;从邪毒侵犯、火热上蒸、痰浊瘀阻三方面分析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86.htm

银屑病实质为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卫分,温邪由表入里,传入气分,进一步内传深入营分,并进而进入血分”的“血热”形成观显然是不同的。 对于温,在“卫气营血”之外也还有不同的观点,如李士懋先生在温病的本质与治疗一文中说:“温病的本质是郁热,不论新感温病、伏气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96.html

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生气通天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注云∶(饱甚则肠胃横满,阳胃满则筋脉解而不属。故肠 而为痔也。痔之源在此。)痹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观乎此,则痔于饮食太过,大肠受伤,益信矣,醉饱房劳所得。)巢氏病源云∶...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106.htm

共找到516,3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