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藏象学说五脏-肝_【中医宝典】

...用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经脉络于 胆,与胆相表里。 1肝的生理特性 肝的生理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所谓“刚”,有刚强躁急之意。古人把肝比喻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4.html

《脉经》在线阅读

...医书局曾对此书进行校勘。 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天历三年1330广勤书堂刻本、明成化间据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赵府居敬堂刻本、明万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阁丛书》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周氏医学丛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92.html

要进一步认识清与浊——读吴深涛《重新审视与界定“浊”》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互相转化但又各行其经,否则必生‘乱气’即浊邪”,这显然是未能道出浊中清,清中之浊的本意。 再者,《浊》文在“论属性,浊厚滞而湿清稀”的章段中,有下面一段话:“如《灵枢·经水》说:‘八尺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脉长短,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305.html

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术】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魏晋以还,内科疾病的病因学有较大发展,许多疾病的病因得到充实。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不少疾病的病因观察与认识已经比较深入,其对“寸白虫候”绦虫病的感染途径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片;瘿病...

http://qihuangzhishu.com/76/6.htm

《中医眼科备读》对神光的认识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为至宝论》载:“神光者,谓目中自然能视精华也”。由此明显的看出,神光即指视觉功能。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对视觉功能的认识,大多从血、精、气、神方面论述,唯《证治准绳》、《审视瑶函》等书从“皆火之用事”立论,突出一个“火”字。《审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12-3.html

慢脾风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而妄行也。拟先用《福幼编》逐寒荡惊汤开其寒痰,俾其能进饮食斯为要务。处方 胡椒一钱 干姜一钱 肉桂一钱 丁香十粒,味共捣成粗渣高丽参一钱 甘草一钱先用灶心土三两煮汤澄清,以代水,先煎人参、甘草七八沸,再入前味同...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19.htm

中医预防历史_【中医宝典】

...亦不断产生。 关于预防思想:《黄帝内经》主要产生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其中有关预防的论述构成了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首篇《上古天真论》主要阐发了养生防病措施;次篇《四季调神大论》进一步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79.html

艾森克人格调查表EPI和问卷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艾森克人格量表的理论基础艾森克认为人格是多维结构,首先提出N维,即情绪稳定和不稳定,最不稳定的为神经质。再提出E维,即外向和内向。他申明他借用C.G.Jung,内外向这一词,但概念与不同。Jung的内外向是指力必多liBido表现...

http://qihuangzhishu.com/967/143.htm

中医学对心脏的病理变化如何认识?_【中医宝典】

...中医理论认为:心的功能是主阳气,主血脉,主神志。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主神志。因而心脏如发生病理变化,首先是阳气方面的亏损,其次才是血脉的损害。所以《素问·气调神大论》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太阳,即指心中阳气,内洞,即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11.html

中医预防历史_【中医宝典】

...、预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完善阶段民国~至今 应当说明,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人民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加之当时卫生事业落后,预防措施差,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0.html

共找到550,5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