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枢要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滑寿 朝代:元 年份:公元1359年 序 脉象大旨 左右手配脏腑部位 五脏平脉 四时平脉 呼吸沉浮定五脏脉 三部所主 诊脉之道 脉阴阳类成 妇人脉法 小儿脉 家宗法 附录 诸脉条辨 持脉总论 ...

http://qihuangzhishu.com/217/index.htm

的临床意义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脉象的形成,既然和脏腑气血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气血脏腑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故通过诊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1。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从病...

http://qihuangzhishu.com/92/24.htm

中医诊法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腹进行了理论构建,为这一诊断方法的辨证数据化、定量化提供了新的依据。该研究课题组并编成中国腹一书,从而使腹这一古老的技术在诊断学上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向一门独立分支学科迈进。(二)脉要客观检查患者的脉象,就要有检查的器械,脉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6.htm

揭开心理脉象的神秘面纱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对我们身心健康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七情脉” 是心理脉象的最早范本 从历史渊源讲,心理脉象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脉)皆为变也”。这是讲人体受到惊吓或恐怖...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297.html

李时珍编著濒湖脉学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43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该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90.html

_【中医宝典】

...包括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心肌炎、其它原因的心脏病、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气血郁结,痰饮、食积。促而无力为津伤气脱。心房纤颤或心动过速伴有早期收缩者,多有促脉。 辨识病脉时,还要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象多兼见:脉时单一脉象较少见,多为几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正常脉象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滑数有力;饥饿时脉来多软弱。 5.精神情志 情绪变化是机体心理活动的反映。亦可引起脉象的明显变化。 6.四时气候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时时影响着机体的生理活动。素问·平人气象论则以“春胃微弦”、“夏胃微钩”、“秋胃微毛...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8.html

合参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四合参指辨证过程中,把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 【四合参】 辨证过程中,把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以防止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便判所疾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16.html

中医脉象之长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长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一个脉象,它的特点是脉体长。长脉见于古籍亦很早,尽管早期没有记载它的指征,但内经难经中是屡屡提及的,说明它是一个重要常见的脉。 在内经提到季节脉时已见到长脉的一些端倪,例如在索问·平人气象论上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7.html

脉学三题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范围,前人论述可概括为三条:一为脉经之说“双弦则胁下拘急而痛。”滑伯仁,吴山甫皆土于此说。二曰“双弦寒痼”。张璐玉三昧,徐洄溪脉诀启悟注释,李延罡脉诀汇辨等见解相同。三为双弦主虚。如徐忠可于金匮要略论注中曰:“此乃...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510/144-6-8.html

共找到474,2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