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之_《疡科纲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抑知浮主表而沉主里,亦尚是理想之论断,笼统之泛辞,已不能切中病情,合事理。而浮属阳,沉属阴,浮主腑,沉主脏,则颇有语病,未可拘执矣。盖浮之可以诊得表病者,惟表邪最盛时为然;而外感之轻者,必不浮。若夫身热甚厉之病,必洪大滑数...

http://qihuangzhishu.com/805/16.htm

《难经》法对后世的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难经》在法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大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难经》提出的独取寸口这个独占医坛的诊脉方法,这就使后世法都成了《难经》的继承者。 《脉经》作为法的经典性质的文献,除去在《难经》的基础上完成完善了独取寸口法以外。《脉经》还大量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5.html

仓公法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静者为不传。”(《伤寒》)仓公法承前启后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至于番阴、番阳脉,不但仅见于仓公医案之中,而且历来亦无日爿的说明。齐郎中破石案日:“叫之,得番阴,番阴人虚里。”公乘项处案日:“切其得番阳,番阳人虚里。”是两均与虚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8.html

何为体脉率幅?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象,是由位、体、力、脉率、律、幅、形七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由于这七个要素的变动,因而演变出纷纭繁杂的诸多脉象。 脉象要素分解 脉象,是由位、体、力、脉率、律、幅、形七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由于这七个要素的变动,因而演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6.html

《脉经》的著作形式限制了法在方书中的作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针灸正是医经一派治疗的主要手段。 方书不言与《脉经》及其所影响的后来的学发展有重大关系,这是一个学术问题,亦是一个临床实际问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3.html

中医脉象之浮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说:“轻手便得。”《沈氏尊生书》说:“其象轻手乃得。”《医醇剩义》说:“轻按即得。”《医述》说:“浮只轻手便得,非必中沉俱无。”等等,逐渐明确统一了这种说法。但从《诊宗三昧》上说:“下指即显浮象。”《脉理求真》亦引用了这说法,实际...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9.html

中医脉象之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多于单脉的。对于兼首先是要在对单脉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单脉的性质,形、界限都非常清楚亦即掌握了可靠的指标、在指感技术方面能掌握无误的条件下,才能对兼正确的认识和使用。 兼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某些性质相反的脉象不能形成兼,如浮与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3.html

中医脉象之微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为独创,但亦有实践根据,这正是说病人频死绝前之情况,由微而至绝的过程,先从寸关脉绝不至,经脉已不能行于四末,尺则仍可见到微,继之尺亦绝,于尺泽仍可见到微,再进则尺泽亦无,心跳当即于此时间或稍后停止。故而《医学探骊》此说可补古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4.html

痨症数论_《三指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症最苦者莫如痨。《脉经》注∶“数不治。”而未注明所以数,所以不可治之故。天一生水,天一奇数阳也,而生水则为阴矣。阴阳同宫,是一是二,解人当自分明。《难经》注“左肾以藏水,右肾以藏命门”,固为传写之讹;即方书谓“两肾一般无二样,中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zhichan/786-6-2.html

后世法的合理性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说难别当然是不对的,因为两者在轻取时力度不同,但问题是这区别不见得是质上的区别,与革亦是这个道理,究竟应不应当过繁的划分为三种,起码说与过疏的问题形成了明显的详略不一的对照,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另外三肴原则上都主虚,都在失血时见到,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9.html

共找到74,8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