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血不易活,气不易行,非补气补血不可。盖气得补而气自行于周身,血得补而血自活于遍体也。方用救顽汤∶当归(二两) 黄 (一两) 白术(一两) 生甘草(三钱)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麦冬(一两) 柴胡(一两) 茯苓(五钱) 半夏(二钱) ...
...心中作热,外反变寒,寒热交蒸,则肝经之血停住于两胁而作痛矣。倘境遇顺适,则肝气少舒,其痛不甚。及夫听恶声,值逆境,又触动其从前之怒气,则前病顿兴,而痛更重矣。治法必须解其怒气,要在平肝。方用遣怒丹∶白芍(二两) 柴胡(一钱) 甘草(一钱) ...
...别录中疑惑再详录第六(一十四部一十九卷) 疑惑录者。自梵经东阐年将七百。教有兴废时复迁移。先后翻传卷将万计。 部帙既广寻阅难周。定录之人随闻便上。而不细寻宗旨理或疑焉。今恐真伪交参是非相涉。故为别录以示将来。庶明达高人重为详定。 毗罗三昧...
...膀胱火者,小便闭涩而若急;肾火者,则强阳不倒,口不渴而面赤,水窍涩痛是也。既知火症分明,然后因症以治之,自然不瘥。然而各立一方,未免过于纷纭。我有一方,可以共治有火之腹痛,方名导火汤∶玄参(一两) 生地(五钱) 车前子(三钱) 甘草(一钱)...
...矣。方用轻腰汤∶白术(一两) 薏仁(一两) 茯苓(五钱) 防己(五分)水煎服。连服二剂而腰轻矣。此方惟利湿而不治腰,又能利腰脐之气,一方而两治之也。然不可多服者,以肾宜补而不可泻,防己多用必至过泄肾邪。肾已无邪可祛,而反损正气,故宜用补肾之...
...于补之中,而行其攻之法,何不济之有。无如其症同于伤寒,不可骤用补也,所以杀人。苟知可补之法,分症以治之,实易易也。如此症见太阳之征,不可径治太阳之邪,宜补太阳之正,太阳之正气旺,而风湿热之邪不必攻而自散矣。方用五苓散加减治之。白术(一两) ...
...于下,而不能上交于心矣。然则治法,使心之热者不热,肾之寒者不寒,两相引而自两相合也。方用上下两济丹∶人参(五钱) 熟地(一两) 白术(五钱) 山茱萸(三钱) 肉桂(五分) 黄连(五分)水煎服。一剂即寐。盖黄连凉心,肉桂温肾,二物同用,原能...
...,而治火之法,宜分经以治之矣。虽然,吾实有统治火之法,方用治牙仙丹∶玄参(一两) 生地(一两) 水煎服。无论诸火,服之均效。察其为心包之火,加黄连五分;察其为肝经之火,加炒栀子二钱;察其为胃经之火,加石膏五钱;察其为脾经之火,加知母一钱;察...
...别录中有译无本录之二小乘经重译阙本。一百二十五部。二百六十五卷。 中阿鋡经五十九卷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 右一经前后两译一本在藏一本阙。 增壹阿鋡经五十卷(房云四十卷佑云三十三卷或为二十四卷) 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 ...
...须知此症于泄精之时,泄精则元气亏损,故毒乘虚而入。若元气大旺,毒难深入,即有传染,不过轻微之毒,可一泄而愈。今遍身无非毒疮,明是大虚而毒深中也,不补虚以泻毒,乌能奏功乎。倘止服败毒之药,无异于以石投水矣。方用二生汤∶生黄 (三两) 土茯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