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三)-《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的分期上应注意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是首先必须充分反映出医学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实质和特点;其次,要考虑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特点的相对...
...何时设置待考。这可能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设置之翰林医宫。2、药藏局和掌医药藏局是东宫官属下的机构,属门下坊管理,专为太子服务的医疗机构。药藏郎掌和医药,丞为之助理。皇太子有疾,由侍医诊侯议方,典药、药童为之修合医药。药进呈,由宫臣莅尝,如同尚...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
...《人身图说》。(二)传教士的医学译述外国传教士在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翻译的著作中,专论医学的仅有两部。《泰西人身说概》邓玉函所用底本是瑞士巴塞大学的解剖学家、内科学家和希腊文教授包因(Carspard Banhin)著的《解剖学论》。分为两卷、...
...医学丛书。清·柯逢时辑。刊于1904-1911年。包括《经史证类大观本草》、《本草衍义》、《活幼心书》、《伤寒论》、《伤寒总病论》、《伤寒补亡论》、《大观本草札记》、《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其中《大观本草札记》为柯氏所撰。各详专条。...
...医学丛书。清·柯逢时辑。刊于1904-1911年。包括《经史证类大观本草》、《本草衍义》、《活幼心书》、《伤寒论》、《伤寒总病论》、《伤寒补亡论》、《大观本草札记》、《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其中《大观本草札记》为柯氏所撰。各详专条。...
...丙子春,先生聚门弟子于侣山讲堂,讲学论道,四载有余。群弟子先后进问,道渐以明,医渐以备。先生着示及门,嗣等手录者,不下百余则。因谓及门曰∶此医学真传也,汝等录之,将来可以公诸天下矣。嗣等因摘述而授之梓。...
...不可缺少的物质元素,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致病因子。 傣医认为:万物有形,人体有形,不离四塔。四塔的相互平衡作用,维护、推动着五蕴(机体)迁流不息的运动变化。生理、病理、诊断、理法方药,临床各科,始终贯穿着四塔。 “四塔”论是傣医学中主要的理论...
...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亦为医学门径书。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卷一草部药191种,卷二木部药83种,卷三果部药31种,卷四谷菜部药40种,卷...
...根据研究,回回医学是以人天浑同与有机整体思想为主导;以元气一无论与阴阳七行学说为基础;以动态和谐与过程论的观念,探索人的生命活动中身体和心性健康的整体规律,及其与疾病失序的关系;以辨质为主。结合辨证、辨病、辨经,论证养生、预防、治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