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此类皆远胜他本,聊举一二,以见古石刻之可贵也。武亿曰:分老子道经卷上,德经卷下,亦与古本相彷。 后陆放翁题跋云:“晁以道谓王辅嗣老子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今此本已久离析。”然则宋已失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6.html

老子他说》第六章:人为神守护人_道家_【文学360】

...话虽这样说,可是后世一般修炼玄宗神仙丹道派人们,却把老子“谷神”之说改头换面,拉到道教《黄庭内景经》里面,配合上古医学《黄帝内经》等原理,把人身头脑、心脏、小腹等体内机能,各个派了一个守护神人,配合天地日月时间空间方位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2.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好不容易自然_道家_【文学360】

...既然人地位有这么重要,这么特殊,下面老子便接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法则,如何修道,如何行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千古不易密语,为老子思想精华所在,懂了这番话道理,也就差不多掌握了修道、行道关键了,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9.html

太上老君与李老子-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太上老君与李老子-出自《老子他说》 现在再循历史时代回溯上去。例如最著名汉朝“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景帝父子相继,为汉朝鼎盛尖峰时期;唐朝“贞观之治”,乃至于唐玄宗——白居易《长恨歌》中所描写夜半与杨贵妃窃窃私语,发誓“在天愿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1.html

老子思想:无为而无不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而无不为 前面所提,老子无为,是顺应自然而行,减少一切人为一己私欲,但他仍然重视“为”功夫,是“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无以为,最后,藉此以完成其“无不为”境界。因此,“无为”只是老子一种手段,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6.html

老子思想“谦和慈柔”博爱主义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提倡对人要宽和慈柔,不要争胜好强,与自由主义博爱宽容思想有相似之处。他提出诚信友爱准则:“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他提出待人要“兼而不刺”(58章),亦即待人宽厚、不伤害别人。末章说:“和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0.html

老子无为思想“无为”常有三种误解_道家_【文学360】

...“无为”常有三种误解 1、“无为”非“无所作为” 老子看来,人们执于已见而与人争论,是造成社会纷乱之主要症结,想要消除纷乱,人们便须放弃“人为”之标准,而体认大自然之和谐,而且不要妄自创作,须“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 例如庖丁解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2.html

老子故事:教授孔丘_道家_【文学360】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38年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6.html

黄老内涵-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黄老内涵-出自《老子他说》 那么所谓黄老之学道家学术,它内容又如何?当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老子,他所著《老子》(到了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道德经》)一书,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统,有最具体叙述。 而阐扬、诠解老子最清楚正确...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9.html

老子·道经·第十四章评析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道”,与现实世界万事万物有着根本不同。它没有具体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物,是没有形体可见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一些概念对它...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5.html

共找到847,7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