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六章评析

...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6.html

第二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字,与下“强为之名曰大”一律,今本脱。 易顺鼎曰:按周易集解卷十七引干宝曰:“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字”上有“强”字,与牟子引同。 庄锡昌曰:范谓“王弼同古本”,则范见王本“字”上有“强”字。庄子则阳郭注“而强字之曰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1.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评析

...驰骋天下之至坚”,五十二章讲“守柔曰强”;四十五章讲“清静为天下正”,五十五章的“和”,六十一章的“牝常以静胜牡”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慈”的范围之内。“无为”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最高概括,而“慈”的另一个名词则是“无为”。“慈”是三宝的首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0.html

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出自《史记》_史书_【文学360】

...1、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 2、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144.html

老子他说》第七章:老子的不自偷生_道家_【文学360】

...而长生的道理。因此而有“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说明。 但是,老子用了一个天地与生命“不自生”,又播弄得后世的推理猜测,头昏脑胀,不堪纷扰了。 “不自生”,难道说,天地是由他生而来吗?如果天地真由他生而来,那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3.html

旅游全攻略_【中医宝典】

...赴游是否成行今知晓 台当局还没有任何回应 ��日月潭、阿里山等台湾美景,对大陆居民来说有望不再是“望洋兴叹”。今天下午,国家旅游局将宣布开放大陆居民赴旅游相关事宜。 ��“只是相关内容,并非具体细则。”昨天晚上,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4427.html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_道家_【文学360】

...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①,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②;九层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5.html

第十七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太上,下知有之; 谦之案:礼记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郑注:“太上,帝皇之世,其民施而不惟报。”老子所云,正指太古至治之极,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尝治之,民相忘于无为,不知有其上也。“下知有之”,纪昀曰:“‘下’,永乐大典作‘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3.html

老子思想“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从探讨和思索宇宙的本原、支配万物的永恒法则入手,进而说明人类社会的治理之道。老子的“道”首先是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最高实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42章;以下引自该书,仅注章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5.html

共找到23,8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