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评析

...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在以上所讲“合”“张”、“弱”“强”、“废”“兴”、“取””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在对于人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观察研究之后,他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8.html

老子他说》第二章: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_道家_【文学360】

...困扰,为无为法,为见的重心所在。譬如五种“见惑”中的“见取见”“禁戒取见”,就都属于思想见解上的迷惑。由此可见佛家学说老子相提并论,并非偶然。老子是用归纳方法来简单指示,佛家则用演绎方法来精详分析。无怪宋儒中的反对派,就佛老并称,同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2.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二章:曲直分明转一圈_道家_【文学360】

...的同一渊源而来,老子每举事例,即正反两面都说到,这就是“一阴一阳”的作用。所以我们说,老祖宗留下来的《易经》,是哲学中的哲学,经典中的经典。它认为一体都含两面,两两分化,便成多面。有人说,《易经》真是了不起啊!黑格尔的辩证法一样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5.html

气功文化先秦著作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主张清静无为、贵柔、守雌、返朴归真、顺其自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养生的道理解释治国,以治国的道理指导养生,融 汇了古代气功学说的精华,被后人尊为气功经典。北宋·张伯瑞在《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愈三百,《...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52.html

老子的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在《千金翼方》中,把他这种咽津养生之法总结为“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坚齿发,利于益寿延年。顺应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自然。“人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03.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一章评析

...章节里,还将遇到此类问题。 此外,关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3.html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出自《老子他说》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迨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想“打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8.html

老子的传说_道家_【文学360】

...叹到:“,非常,宇宙造物,天地始,万物母,欲观其妙,常有也,钟馗钟馗赐福镇宅,中榜得魁,真神也……。”洋洋洒洒五千言,由伊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经》是也。 后老子伊喜结草阿福泉,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讲道,发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6.html

朱熹思想

...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认为,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105.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评析

...”,“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他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共找到521,9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