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简介

...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

http://wenxue360.com/author/846.html

老子他说第五章:圣人与刍狗_道家_【文学36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从老子第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醉翁亭记全文和译文-欧阳修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醉翁亭记全文和译文 醉翁亭记全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39.html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的思想,与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的。现在再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的病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4.html

卷三十四志第二十九 经籍三 子_隋书

...,孟轲、子思、荀卿之流,宗而师之,各有著述,发明其指。所谓中庸之教,百王不易者也。俗儒为之,不顾其本,苟欲哗众,多设问难,便辞巧说,乱其大体,致令学者难晓,故曰“博而寡要”。 鬻子一卷周文王师鬻熊撰。 老子道德经二卷周柱下史李耳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880.html

老子他说第二章:老子背上历史的烂帐_道家_【文学360】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其次,在唐代诗人们的词章哲学中,也可见其梗概。如唐彦谦的过长陵:“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杯。于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残日重回头。”章褐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5.html

道家的养生思想_道家_【文学360】

...、贵柔、返朴归真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3.html

从西方重视补充医学谈老子的“无为”思想_【中医宝典】

...整体观,要有一个自然规律观,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正好为中医学所运用。 老子所谓“无为”并不是“不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宇宙的发展,包括人的发展,均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内经·素问:“生、长、壮、老、已”)。这是不受人的意志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32.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大公无私、无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吗?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非常强调此一精神。易经的“坤卦”,形容大地的伟大为“直”、为“方”、为“大”,指出大地永远顺道而行、直道而行。包容一切,不改其德。佛家对此的看法也是一样,后来翻译华严经,冠以“大方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气功文化先秦著作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以及北宋·张伯瑞著的悟真篇均用卦象来说明内炼过程。后世内丹养炼的书,在理论上很少有离开易象来描述的。可以说周易的哲学思想是炼养内丹的源头。 老子 道家经典著作。分为八十一章。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为周·李耳著。书中提出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52.html

共找到541,1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