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并表达出基因产物。有人发现,因缺少E1区而致复制缺陷的腺病毒,可在表达E1基因的细胞中繁殖。后来证明,载有外源DNA的复制缺陷腺病毒呈现相同繁殖的特点。1993年美法等国成功采用腺病毒载体进行心、脑、肺、肝内胆管和肌肉组织的体内基因转移...
...据新华社讯 德国慕尼黑大学日前发布公报说,德国研究人员参与的两个国际研究小组分别发现了可增加心房纤维性颤动患病风险的一个新基因位点。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心房纤颤的患病机理,并据此找到治疗方法。 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从4万名欧洲人...
...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吕传真教授发现了重症肌无力的三大相关基因lpw1、p9、p10,为攻克该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重症肌无力作为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一直不明。国内外专家多从易感基因方面来...
...(一)载体载体(Vector)是把外源DNA(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使之传代、扩增、表达的工具。载体有质粒(plasmid)、噬菌体、单链丝状噬菌体和粘性末端质粒(粘粒)、病毒等。载体具有能自我复制;有可选择的,便于筛选、鉴定的遗传标记...
...美国科学家对痘苗病毒进行了基因改良,以此作为治疗的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癌症效果。这一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临床研究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宾夕法尼亚匹兹堡大学病毒学家斯蒂芬?索恩尼领导。研究人员首先从痘苗病毒中剔除了两个基因,这两个...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根据产生细胞类型等综合因素,干扰素可分为抗病毒干扰素和免疫干扰素两种。 据《朝日新闻》21日报道,藤田等人对人体细胞分泌干扰素时起作用的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体细胞感染病毒后,细胞中有基因合成了一种...
...奋斗了15个春秋。在1987~1998年的十多年间,他们先后对1000多种中草药进行了抗HIV活性研究,发现了150余种中草药具有抗艾滋病的活性。随后他们重点对具有较强抗HIV特性的一些中药进行抗HIV活性成分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申请了两项...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孟庆义教授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一项有关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抗艾滋病药物会损伤心脏。 据科学时报报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患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每次都需要服用3种或更多的抗艾滋病...
...据出版的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Lindsey A. Criswell博士及其研究小组近日发现了一种可导致红斑狼疮病人发生肾功能损害的基因。 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与人体...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AIDS),病原体为人粗枝大叶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的音译有“艾滋症”、“爱死症”和“艾滋病”等。香港学者将其Aquriedimmunedeficiencys■[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