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小檗碱的分子机理是在MEK1/ERK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下,在基因转录后水平上通过作用于3’UTR区域稳定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来实现的,与目前使用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完全不同,为寻找新型降血脂药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狼疮性肾炎(LN)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其临床诊治十分复杂。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肾脏内科医师年会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楠教授就说:“能掌握狼疮性肾炎的话,基本上就掌握了一部肾脏病学。”她指出,对此病要考虑病理分型...
...带有基因的部位,识别出已知人类基因的99.7%,准确率达到了99.9%。在最新的计算中,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的一些区域中隐藏着很多基因片段的复本,此前的估算曾将这些复本计算在内。他们初步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1183个基因是人类在此前6000万...
...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在培养这只老鼠时,改变了控制机体对生长激素产生反应的基因,从而防止实验鼠的DNA受到与衰老相关的损伤。 此项比赛设立了高达两万英镑的奖金,打破记录的科学家将根据实验鼠寿命超出记录的天数按比例分享奖金。研究人员可采用转基因、干细胞...
...经过四年临床研究,以色列魏茨曼研究院和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终于从以色列贝都因人身上发现了贫血 贫血病遗传基因( CDA-1)。该基因的发现不仅对贫血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益,而且有助于了解人体内基因蛋白的作用和血细胞构成。 由于近亲结婚,...
...80例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肾活检病理标本进行了研究,其中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10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6例、膜性肾病(MN)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4例、狼疮性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14例以及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
...日前,由四川大学遗传室张思仲教授和他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克隆了两条名为TCP11、ZNF230的人类基因。这一成果意味着人类在解决男性不育问题上有了新的进展。 从1993年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以来,张思仲就一直从事与男性不育相关的基因研究。...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儿童生命的重要杀手。 这种起病凶险、预后可怕的急进性肾炎多发生在较大的儿童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可以是发生于某些肾炎之后,如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IgA肾病等,叫做继发性急进性肾炎;也可以是...
...上皮细胞中发现的。在这种基因中找到几百个突变,所有这些突变通过上皮细胞产生钠、氯运输缺陷。CF临床表现的严重性直接与患者遗传特殊突变的特点有关。由于在1989年发现CFTR,所以CF研究明显加快,1990年,科学家成功地克隆了正常的基因并在实验室...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及医学中心的专家最近在研究中发现,肾小球复发是导致肾脏异基因移植性衰竭的重要原因。有关研究报告日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分析资料涉及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505例接受了透析及移植治疗的患者病历,他们均由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