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_三、“功在辨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在治疗身痛时,对于气滞血瘀、经络阻滞、周身疼痛、久治未愈的病人,选用身痛逐瘀汤行气化瘀,疏通经络;而对于周身重痛、四肢浮肿的病人,选用真武汤温煦阳气、消利水肿;而对于骨节掣痛、周身微肿的病人,选用甘草附子汤表里双解、温通经脉,缓缓攻之。施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7-3.html

偏历_《子午流注难》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受病而有此脉也.列缺内通任脉.为灵龟八穴之一.待时而取之.作用最大.须用卧针.斜向内.久留其针.补泻寒热升降.各种手法.皆可取用.列缺上一寸半.腕后上三寸.即偏历穴.乃大肠手阳明经脉行至阳溪上.偏向臂内.别阳经脉.而历络于手太阴之经.故曰偏历...

http://qihuangzhishu.com/314/84.htm

宗脉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宗,有「总」的含义。宗脉有两种解释:泛指许多经脉的集合处,如《灵枢.口间篇》:「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宗脉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指肺经大的经脉。如张志聪《灵枢经集注》:「夫肺朝百脉,宗脉者,百脉所宗,肺...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91.htm

宗脉_身形脏腑组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宗,有「总」的含义。宗脉有两种解释:泛指许多经脉的集合处,如《灵枢·口间篇》:「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宗脉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指肺经大的经脉。如张志聪《灵枢经集注》:「夫肺朝百脉,宗脉者,百脉所宗,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ongmai-968.html

到点子上的解释_到点子上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得中肯;得恰当 talk to the point 现在你到点子上了 说话有力量...

http://hanwen360.com/c/360867.html

金刚经·非所说评析

...“非所说”——不要解说佛法,还是在强调空之本旨。佛不说法,因为万法皆空,所以标目“非所说”,即不说法就是说法。众生是众生又不是众生,还是强调空是绝对的,一切名相都是相对的。前人疏解说:“佛言彼非众生者,皆具真一之性,与佛同源,故曰非...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394.html

苑》在线阅读

...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 苑成书于西汉末年,是刘向辑录朝野藏书而成的杂着类编,体例类似《国语》、《战国策》,以记言为主兼採记事,主旨是通过书中歷史人物的言论事例来劝诫君臣,阐述儒家选贤尊贤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083.html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译文

...黄帝问道:太阴、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脾胃所属的经脉,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麽道理? 岐伯回答:太阴属阴经,阳明属阳经,两经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时的虚实顺逆不同,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原因也有差异,所以病名也就不同。 黄帝道:我想知道...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11.html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译文

...黄帝问道:太阴、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脾胃所属的经脉,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麽道理? 岐伯回答:太阴属阴经,阳明属阳经,两经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时的虚实顺逆不同,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原因也有差异,所以病名也就不同。 黄帝道:我想知道...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11.html

传经解_《伤寒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之经脉,自皮毛以至筋骨,不过六层,太阳在表,次为阳明,次为少阳,次为太阴,次为少阴,次为厥阴,厥阴者,经脉之在里者也。风寒感袭,受自皮毛,故太阳先病。经气郁隆,不得外泄,次第内浸,相因而发,日传一经,六日而遍。此一定之事,不以风寒温热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shuoyi/1295-5-5.html

共找到106,3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