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以缪刺。)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缪刺之法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巨刺亦然。但巨刺者,刺大经者也,...
...作者:李中梓 朝代:明 年份:公元1642年 卷一 脉之名义 气口独以为五脏主 脉辨至数 日夜五十营 诊贵平旦 寸关尺之义 三焦分发三部 重轻审察 阴阳辨别 内经分发脏腑定位 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 政运有不应之脉 人迎气口 脉分四时六...
...环节。因为用以辨证之主要依据是四诊所得各种素材,所以辨析疑似也须从深入细致地分析、比较此类素材入手。以笔者之粗浅体会,其中似可侧重于主症、脉象及舌象之辨析。一辨主症特点,推求同中之异。辨证方法是应用中医之基础理论,对望闻问切四诊素材加以分析...
...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且夫先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
...刺肌肉,重伤脾元,血气环周皆逆,不相营运,故为喘满上气。按∶本篇与前诊要经终论者义同文异,但彼分四时,此分五时,故有刺肌肉之谓。然本篇春夏冬三时,皆关刺秋分皮肤等义。意者以长夏近秋,故取肌肉,即所以刺秋分也。后仿此。)春刺筋骨,血气内着,...
...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根据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一日刺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
...在脉学和舌诊取得进展的同时,对于四诊的综合研究,亦有不少专著。 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之一的《四诊法》,内容虽偏重于切脉,但也详实地记述了五官、色脉、声诊、问病、辨舌等诊察方法。《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即《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卷一),...
...如孔某视白为黄,视红为紫,视正为横,乃阴极阳飞之症,脉宜浮洪,今反细涩,所谓过极者,反兼胜已之化也。余以七味二地温补之,此凭症而不凭脉也。大抵阴阳虚实,最宜详审。张介宾曰∶凡值疑似难明处,必须用四诊之法,详问其由,兼辨其声色。但于本末先后中...
...夫疮肿之疾,毒瓦斯已结者,不可论内消之法,即当辨脓生熟浅深,不可妄开,视其可否至于危殆矣。凡疮疽肿大,按之乃痛者,脓深也;小按之便痛者,脓浅也;按之不甚痛者,未成脓也。若按之即复者,有脓也;不复者,无脓也;非也,必是水也。若发肿都软而不痛...
...依据腹诊按之痛否来辨虚实证,并确定应用寒下或温下法。 腹部划分及腹诊方法 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论述,腹诊并不局限于腹部,还应包括胸部。腹诊的部位划分,主要包括胸胁、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等。胸胁部位,包括前胸、两侧的胁部、胁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