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火旺,故心烦,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质干红或干绛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血亏耗之征。 【治法】 养阴清热,和血止痢。 【主方】 驻车丸加减。 【处方举例】 黄连5g,阿胶(烊化)1Og,当归lOg,炮姜3g,白芍1Og,甘草6g。(以5岁为例)...
...热)淡干姜 生姜 小川连 淡黄芩 人参 枳实徐 夏季痢症。多是湿热食积。初起宜分消其邪。但肌柔白嫩。乃气虚之质。且性情畏药。只宜少与勿过。槟榔汁 青皮 陈皮 浓朴 川连 黄芩 木香 炒黑山楂又 湿热下痢。必用苦辛寒为治。粟壳涩肠止泻。久痢...
...论曰久痢不瘥,则谷气日耗,肠胃损伤,湿气散溢,肌肉浮肿,以胃土至虚故也。虫因虚动,上蚀于膈,则呕逆烦闷,下蚀肠中,则肛门疮烂,久而不瘥,变成疳 ,或下赤汁,水血相半,腥不可近,是谓五脏俱损而五液杂下,此为难治。治久痢经年不瘥,云母散方...
...目录 《理瀹》喉症开关方 《种福堂方》喉症开关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理瀹》:喉症开关方【处方】薄荷5钱,硼砂1钱半,雄黄3钱,儿茶2钱,冰片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开关生津。主喉症及口舌疮、牙疳。【用法用量】以井水或...
...煎八分,温服。小便不利,加滑石、泽泻;滞涩难出,虚者,倍归、芍,实者,倍大黄;红痢,加川芎、桃仁。人参败毒散 喻嘉言最重此方,令微汗则阳气升,而陷者举矣。此法时医不讲,余每用此方加陈仓米四钱,或加黄芩、黄连,屡用屡效。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盏。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日晚再服。治热毒痢。注下赤黄,苦参丸方苦参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独活(去芦头) 阿胶(生用) 蓝青 黄连去须 鬼臼黄柏(去粗上九味等分。除阿胶外为末,以水煮阿胶和,并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日三服...
...一方黄丹一两,巴豆四十九个,乳香二钱,麻油二钱,蜡半两溶化和丸,名顿止丹,又冷症加木香二钱半。败毒散 治伤寒时气,头疼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人参(去芦) 茯苓(去皮) 甘草 前胡(去苗) 川芎 羌活(去苗) 独活(...
...作者:吴正伦 朝代:明朝 年份:1573年 序 刻脉症治方序 刻脉症治方小言 脉症治方凡例 卷之一\风门(中风瘫痪疠风惊风附 伤风) 中风(附瘫痪疠风惊风) 伤风 卷之一\寒门(伤寒 中寒 瘟疫大头病附 内伤脾胃附) 伤寒 中寒 温疫(...
...精少症方 (加味芪党汤) 方药:柴胡、车前子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90日为1疗程。 主治:精少症。 疗效:有人报告150例。治愈105例,好转30例,未愈15例,总有效率90%。 ...
...,姜煎,食前。又方 治小儿八岁,下痢纯血,作食积治。苍术 白术 黄芩 滑石 白芍 茯苓 甘草 陈皮 神曲(炒)上 咀。水煎,下保和丸。治痢十法其或恶寒发热,身首俱痛,此为表症,宜微汗和解,用苍术、川芎、陈皮、芍药、甘草、生姜三片煎。其或腹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