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原名薯蓣,《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载入菜部柔滑类,为中医常用的补气药,有益气补脾、滋肾虚、治消渴之功。传统习惯认为河南所产者质量最佳,由于各县的产品多集中于沁阳县,旧称怀庆府,故有“怀山药”之称。商品药材中,因加工方法不同...
...木香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能。用于胸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等病症。 来源 1.云木香:为菊科植物云木香 Aucklandia lappa Dexe的干燥根。 2.川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香...
...海马为珍贵药材之一。始载于唐·《本草拾遗》。具有补肾壮阳、消癥瘕之功效。为治疗肾虚阳痿、癥瘕积块及伤科的要药,多用于配制丸药及泡酒服用。 来源 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又叫克氏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Jordan et...
...山豆根为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常用中药,始载于宋代的《开宝本草》,《本草纲目》列于草部蔓草类。其原植物系小灌木,多野生于石灰岩山地或岩石缝中。习惯认为广西所产者质量最好,故又有“广豆根”之称。由于各地区用药习惯不同,目前在各地以山豆根为名人...
...厚朴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燥湿导滞、下气除满的功能。用于脘腹满痛、食积气滞、腹泻痢疾、气逆喘咳等病症。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和凹叶厚朴的干皮。 产地与分布 主产四川、湖北、浙江、安徽、湖南、江西、福建、广西、云南、贵州等...
...太子参为常用中药。为近代常销用的新品种。《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抬遗》收载的太子参均为五加科人参的小枝条。本品具有补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能。用于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等病症。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
...【组方】当归10克,白芍30克,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川芎5克,熟地15克,双钩15克,车前草25克,乌梅15克,珍珠母25克,泽泻15克,槟榔6克,荷叶20克,菊花20克,甘草3克,琥珀(冲服)3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用法】...
...笔筒草 驳骨草 蝉花 大瓦韦 东风草 骨节草 黑大豆花 鲎肉 花红叶 老鼠刺 密枝问荆 秋葡萄茎 石蟹 獭胆 小无心菜 鹰眼睛 粘毛鼠尾草 珍珠母(图) 中药主治:翳膜遮睛 草决明 蝉蜕(图) 地草果 甘菊 谷虫 谷精草(图) 金星凤尾草...
...三棱,《本草拾遗》收载之,《本草纲目》列于草部芳草类。药用其块茎,为活血祛瘀药,有破血行气、消瘕止痛之功,多用于月经不通,积聚结块,产后恶血,心腹胀痛诸证。三棱散、三棱煎、三棱丸等都是以三棱为主的常用成方。商品三棱有黑三棱与荆三棱的区别,...
...气滞血瘀,久而久之,造成肝脾血瘀、水裹气结的鼓胀。治疗当以疏肝健脾、利水消胀、软坚活血为基本疗法。 笔者临床自拟消鼓除胀汤:生牡蛎30g,制鳖甲15g,珍珠母30g,丹参30g,赤白芍各15g,川怀牛膝各15g,桃仁8g,炒白术30g,麸炒枳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