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乌台诗案

...“新进”,指王安石变法时被引进一批投机钻营“群小”。“生事”一词,已成为保守派攻击变法时下习惯用语。这些用语自然刺痛那些仍然窃据高位,谋取私利“小人”。第一个站出来检举苏轼是御史里行何正臣,紧接着是王安石学生李定。宋神宗在...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71.html

读孟尝君传赏析_【古诗文大全】

...4、王安石论说文《读〈孟尝君传〉》,全篇只有四句话、八十八字。它议论脱俗,结构严谨,用词简练,气势轩昂,被历代文论家誉为“文短气长”典范。一生立志革新变法王安石,十分强调文章要有利于“治教”,要有益于社会进步。他曾说:“治教政令,圣人...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94.html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苏轼四十四岁。由于他一直对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持反对态度,在一些诗文中又对新法及因新法而显赫“新进”作了讥刺,于是政敌便弹劾他“作为诗文讪谤朝政及中外臣僚,无所畏惮”。八月十八日,苏轼在湖州被捕,押至汴京,在御史台狱中关押四个月后获释。...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7356.html

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

http://wenxue360.com/author/366.html

泊船瓜洲评析_【古诗文大全】

...是春风吹绿,但是那葱绿禾苗难道不是变法措施产生实效吗? 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诗人望着这瓜洲渡口,也望着钟山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非黑白颠倒官场,离开那丑恶,腐朽地方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403.html

詞 宋 蘇軾_《词曲(历代诸家)》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524.html

曾巩应用文_文学家_【文学360】

...)。由于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对王安石变法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法愈密,则弊愈多。但是曾巩也不主张死守成法,他对在位者因循苟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战国策目录序》)观点。主张在不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900.html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背景(写作背景)_诗词_【文学36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变法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到密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55.html

司马光藏书

...英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后诏他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书成,共294卷,上下贯穿1 362年治乱兴衰之史实,参阅了龙图阁、天章阁、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及私人...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405.html

刘攽生平

...),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因考试开封举人时与同院官争执,为御史所劾;又因致书王安石,论新法不便,贬泰州通判迁知曹州。曹州为盗区,重法不能止;攽为治尚宽平,盗亦衰息。迁京东转运使,知兖、亳二州。吴居厚代京东转运使,奉行新法,追咎攽在职废弛...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52.html

共找到859,4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