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颜观能识病及时调理益健康_【中医宝典】

...望诊是中医的四之一,其中望色和察象更具有特色。象是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观察象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判断疾病的轻重。 望面色 黄种人正常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这是健康的面色。当然,由于遗传、体质、年龄、职业的不同,正常面色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036.html

中药的“科学化”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弄清中药的机理,一些制药公司和科研机构开始用典型西方式的方法对中药进行解析:先分离活性成分,再一个一个检测。这种还原方法得到了某些批准上市的药物。比如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其原植物)中医用来治疗发烧。 明格现在也处于这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08.html

色脉学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到传统的望诊上就会出现色青紫、灰白等,尤其在、口唇、面部、指甲等部位为明显,这对脉也会产生影响。可见使用观察微循环的方法对中医的色诊及色脉的关系问题的探索都是有意义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6.html

心得_【中医宝典】

...何故。余谓“诸君,厥者极也,阴阳气不相顺接,极造其偏,手足逆冷。有厥有寒厥。何以得知?是舌质红绛起红点,少津而口干。左脉微,假象也,当舍脉从。”诸君问:这是“假脉”?回答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仿《金刚经》法解决疑难:“是假脉,非假脉,是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6.html

一个月能学会诊脉看病吗?_【中医宝典】

...经常有朋友打电话来询问,华氏脉事宜,其中有很多朋友总心存疑虑,一两个月就能把诊病治病学会吗?读中医大学四五年还不会诊病开方,你们那儿怎么会学得这么快?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在我这里学习中医,理论联系实践。在学校学习那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2.html

中药指纹图谱的构建与解析_中药图谱_【中医宝典】

...提取,用于人工牛黄和天然牛黄的鉴别。目前在指纹图谱解析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以上是应用较多的几种方法,另外还有主成分分析法、相似度法、向量夹角法等。作为一个能够实际应用于中药质量评价的判断标准,现阶段的指纹图谱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238.html

科学的解释_元科学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基本科学;关于科学理论或关于科学科学 metascience...

http://hanwen360.com/c/358615.html

中医学理论计算机仿真初探_【中医宝典】

...深思和大胆尝试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计算机仿真是建立在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上的,而中医学理论所描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复杂系统。 当伽俐略第一次拿起望远镜仰望太空时,他为人类创造了科学方法,即用实验来检验关于世界如何成其为世界的种种假说。于是有了拥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45.html

科学认识肿瘤的中西医治疗_【中医宝典】

...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中医治疗肿瘤的科学原理,实事求是评价其作用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2005年亚太地区中西医结合学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孙燕和广州市肿瘤医院教授申维玺的发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48.html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

http://qihuangzhishu.com/92/2.htm

共找到404,3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