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针穴道要先明,脑户囟会及神庭。络却玉枕角孙穴,颅囟承泣随承灵。神道灵台膻中忌,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伦。石门针灸应须知,女子终身无妊娠。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客主人莫深。肩井深时人闷倒,三里急补人还平。...
...一卷考订详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图相兼,对统一当时经络、腧穴的不同说法和考订经络、腧穴、主治等颇有意义。翰林学士夏统在序文中尝谓“王惟一素授禁方,尤工厉石……定偃侧于人形,正分寸于腧募,增古今之救验,刊日相之破漏。”这说明王氏对撰写该书...
...黄连末 栝蒌根末 人乳汁 藕汁 生 汁古称三消,上消者,令人消渴,此方主之。气厥论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夫心,火也;肺,金也。金得火而燥,故令膈消。饮一溲二者死不治,得非以火来贼金之故乎!若时热者,主暑门人参白虎汤。...
...消渴者,谓渴而不小便也。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久经年,石势结于肾中,使人下焦虚热,及至年衰血气减少,不能制于石,石势独盛,则肾为之燥,故饮水而不小便也。方用∶麦门冬 茯苓 黄连 石膏 葳蕤各八分 人参 黄芩 龙胆各六分 枳实五分 升麻四分 ...
...近效极要论∶消渴旧来以为难疗。古方有黄连汤牛胆丸为胜。亦不能好瘥。自作此方以来。服者皆瘥。服多者即吐水。岂有更渴之理。又疗消渴麦门冬丸方。麦门冬(五两去心) 干地黄(三两) 蜀升麻(五两) 黄芩(五两) 栝蒌(七两)苦参(八两) 人参(...
...治消渴 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经宿,渴即饮水,每日换水浸。又方 用缫丝汤饮之。如无,以生丝煮汁饮之。又方 用五倍子为末,以水调方寸匕,不拘时服。又方 用深掘大栝蒌根,削去粗皮寸切,以水浸,一日一换。浸五日取出,烂研,细绢绞汁,如作粉法,干...
...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针灸实施的禁忌 只要严格遵守针刺操作规程,精神集中,针刺是比较安全的养生保健方法,但也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1.体质虚弱或初次接受针刺者,要尽可能采取卧位,以防止晕针。疲劳、空腹等情况下,不宜进行针刺。 2.针刺胸背部...
...重视防微杜渐当时医家除主张平时预防外,也注意在发病之初,症候显露之前,用针灸之法截断病势,灭之于萌芽。如“痈疽初发如微,人多不以为急,此实奇患,惟宜速治之,治之不速,病成难救”(《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及早防病,不仅效果明显,预后亦佳,《备...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按此条。既出阳明篇中。则犹是。似非真消渴。然以为中消证治。亦所无妨。猪苓汤方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按此方。辑义偶脱。今照...
...。黄胆。上龈里穴。正当人中及唇。针三 。治马黄。黄胆。四时等病。上 穴。入口里边。在上缝赤白脉是。针三 。治黄胆。舌下穴。侠舌两边针。治马黄黄胆。寒暑瘟疫。唇里穴。正当承浆里边。逼齿龈。针三 。治四时寒暑所苦。疸气温病。穴颞 。针灸。治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