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但也可能产生有害反应,类有害反应就叫作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药品监督管理的核心是药品质量,是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那么,安全与有效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一)药品安全标准关于药品的安全,至今还没有一个法定的绝对的标准,也很难确定一个标准。同样,有效的标准也十分模糊。现今流行着几种看法。1.按LD...
...德国汉堡大学医院的一项研究指出,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品可能并没有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汉堡大学医院研究人员托马斯·齐默尔曼等人对20项有关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
...走出困境,获得生机,除了调整策略方向,并主要依靠新药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的努力外,广大医药学工作者也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学的迅猛发展,为医院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和药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当前新药研究开发体形势下,...
...过100个。6.膜剂:细菌数及霉菌数10cm2不得过100个。7.气雾剂:细菌数及霉数每毫升均不得过100个。8.药酒:细菌数每毫升不得过500个,霉菌数每毫升不得过100个9.口服兼外用的制剂:应分别符合口服及外用药品卫生标准的规定。10...
...多的静脉输液制剂应运而生。那么,同样的药品,静脉输液真的一定比口服效果好吗?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敬孚。 “静脉输液不一定比口服效果好,正相反,有很多时候,特别是对儿童,静脉输液很容易产生热原反应,这对抑制...
...过期;二是医院的大处方。某些医生给病人开的处方,远远超出了病人对药品的需求量,明明一盒药就够用,医生偏偏给患者开两盒乃至更多,病人吃不了,扔了又觉得可惜;现在很多药品都是大包装,拆零散卖利润薄,剩余药品保存有难度,销售又有风险,所以医院也...
...孩子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往往会导致儿童听力受到影响。有的药物需要用每千克体重来换算儿童剂量,个别粗心的家长却把剂量算错了。 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范茂槐建议,药企和医院要尽量生产和选择适合儿童的专用剂型的药品,更好地为患儿服务,同时建议若患儿必须...
... 据了解,目前在一些医院就医时患者偶尔会拿到该医院自制的药品,而且该药品上时常没有说明、批号、生产日期、配方、药效等等信息,病人以遵照医嘱为原则又不能不吃,但吃起来还是让人很不放心。 据了解,所谓的医疗机构自配制剂,是指那些在市场上没有供应...
...质量控制管理、医院制剂管理、药历管理、急救药品检索,致癌物质检索、药品价格管理(处方计价)、药品及工作统计报表等等都可研究开发。总之,药剂科现代化建设中电子计算机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药学科的科研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上述七个方面不过是主要的成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