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好古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98年 《汤液本草》序一 《汤液本草》序二 《汤液本草》后序 卷之一 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脏腑泻火药 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用药法象 药性要旨 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图(缺)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 用药升降浮沉...
...熟地黄100克,万年青150克,黑桑椹120克,黑芝麻60克,淮山药200克,南烛子、花椒各30克,白果15克,巨胜子45克,好酒2000克。将药共捣细,用夏白布包贮,置于净器中,酒浸7天后去渣取汁备用;每次空腹温饮1-2杯,早晚各1次。...
...目录 《中药大辞典》小青藤香 《中华本草》小青藤香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小青藤香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Xiǎo Qīn?? Tén?? Xiān?? 【别名】青藤、滚天龙、青藤细辛 【来源】为防已科...
...(一)为方便药房和临床科(室)治疗和抢救设立的小药柜应由护士长或指定一名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品德高尚,业务熟练的护士保管,负责领药和保管药品,工作调动时要办理移交手续。(二)小药柜药品的配备,以常用和抢救药为主,其品种数量,不易过多,设立...
...大.寒药以取.取之不已.更用从之.因热既甚.从以温药.从之不已.以法折之.为恐冲逆.味随所为.寒因热用.或更发之.折之不已.求属衰之.求属之法.同气同声.法制之体.五治所因.经言不分.邪僻内作.工不能禁.此之谓也....
...即胶饴气温,味甘。无毒。入足太阴经药。《液》云∶补虚乏,止渴,去血。以其色紫凝如深琥珀色,谓之胶饴。色白而枯者,非胶饴,即饧糖也,不入药用。中满不宜用,呕家切忌。为足太阴经药。仲景谓,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甘故也。...
...万物皆药也。利而行之,无有窒碍,方书之所以作也。是故阴中阳、阴中阴、阳中阴,阳中阳,品药之性也。君为王,臣为辅,佐为助,使为用,制方之旨也。逆则衰,从乃制,经以时,权得中,治病之法也。辛甘味薄为阳,辛甘则发散,味薄则通,阴中阳也;酸苦味浓...
...黄液上冲是黑睛与黄仁之间积聚黄色脓液的急重眼病。又名黄膜上冲(《世医得效方》)、黄脓上冲(《眼科简易补编》)。多属凝脂翳、瞳神紧小等病的并发症。相当于西医学的前房积脓。多因素嗜辛热炙赙,膏粱厚味,酿成脾胃积热,再加感受风热邪毒,内外合邪,...
...口唇渗液常发生于发生口唇疱疹或者唇炎中,表现为初起局部往往先有灼热、瘙痒及潮红。...
...热伤营血,无以滋养筋脉,热盛炼液成痰则见惊痫。方用井华水煎煮,井华水气味甘咸,滋阴降火,解热闷,除烦渴,通九窍,宜煎补阴之药和痰火气血药,对于风邪内动的中风历节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汤剂是我国中医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药物剂型,也是发展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