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以下之太早故也成注云无热恶寒发于阴误矣无热恶寒是为阴症岂有误下之理又岂止作痞而已哉仲景所谓阴阳者指表里而言在表当汗而反下之因作结胸病虽在里尚未入腑而辄下之因作痞也结胸有大小寒热水血食...
...目录 《医方类聚》沉香消痞丸 《普济方》沉香消痞丸 《医方类聚》沉香消痞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医林方》:沉香消痞丸【处方】木香15克 白术60克 荆三棱 广茂各60克 陈皮45克 槟榔30克 大黄60克(...
...证名。胃脘部堵塞满闷不适,按之硬满的症候。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多因胃气虚弱,邪气逆结所致,治当扶胃攻邪。因协热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汗出胃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干呕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用生姜...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 【出处】《防风(120克) 【功效】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证。目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用法】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3-6克),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
...夫妇人症痞者,由冷热不调,饮食不节,积在腹内或肠胃之间,与脏气结搏,其牢强推之不移者名曰症,言其病形征可验也。气壅塞为痞,言其气痞涩、不宣畅也。皆得冷则发动刺痛。症痞之病,其形冷结。若冷气入于子脏,则使无子。若冷气入于胞络,搏于血,血得...
...诸痞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腑脏痞塞而不宣通,故谓之痞。但方有八痞、五痞或六痞,以其名状非一,故云诸痞。其病之候,但腹纳气结胀满,闭塞不通,有时壮热,与前八痞之势不殊,故云诸痞。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秘传神仙消痞圆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秘传神仙消痞圆【处方】斑蝥二十个(去头.足.翼.用糯米半升同炒.候米焦黄色为度.去米不用),巴豆(去皮.取霜)二十粒。【炮制】上先将斑蝥碾为...
...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为痞。(发热恶寒,为发于阳,误下则为结胸;无热恶寒,为发于阴,误下则为痞气。)伤寒下之后,若发热汗出者,为欲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但满而不痛,此为痞气,宜半夏泻心汤。甘草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一两半) 黄连(...
...证名。①胸中满塞不痛。《症因脉治·胸痛论》:“若胸中满塞而不痛,又名胸痞。”《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大约胸满不痛者为痞,满而痛者为结胸。”参见心下痞满、痞条。②指胸中闷痛。即胸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心下坚满,痞...
...目录 《石室秘录》消积化痞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石室秘录》:消积化痞丹【处方】白术150克 茯苓90克 六曲60克 地栗粉240克 鳖甲500克(醋炙)人参15克 甘草30克 白芍90克 半夏30克 白芥子30克 萝卜子15克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