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头针_《中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主治』:皮层性水肿、高血压。『』:从此区的上端刺入,沿皮向眉尾方向至发际。行快速捻针手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13/68.htm

耳针刺激方法_《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穴3~5min,适用于腰腿痛、落枕、肩凝症等。温灸耳穴,应注意不要烧燃头发和烫伤皮肤。(6):用三棱针在耳郭皮肤上刺出血的治疗方法,有镇静开窍、泄热解毒、消肿止痛、去瘀生新等作用,用于实热、阳闭、瘀血、热毒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1-6.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艾灸和针刺的合称。《灵枢·四时气》:“之道,得气穴为定。”...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151.htm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_《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泻。“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因为阳气生于外,所以补法要使阳气入内;阴气生于内,因此泻法要使阴气外出。营卫气血说是补泻的理论基础,“百病所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是以中但举荣卫,盖取荣卫逆顺,则皮骨肉筋之在其中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7-3.html

热病论_《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当急之。审其井荣经 之分。在阴则补阳泻阴。在阳则补阴泻阳。热之大也。热穴之外。别有遗法。备载于后。...

http://qihuangzhishu.com/601/45.htm

壯醫外治療_【中医宝典】

...陶針、金針、砭石"等外器具以取材之方便,故《黃帝內經》有"九外者,從南方來的記載。 壯醫外治法常見的有如下几种: ·陶針療:為古代壯醫傳統療。用陶片或瓷片洗淨,在患者体表特定部位進行淺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古代常用于治療瘴毒、痧毒等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02.html

分经络_《外科理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河间谓疮疡。须分经络部分。气血多少。俞穴远近。从背出者。当从太阳五穴选用、(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通谷、(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束骨、(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昆仑、(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委中。(在胸中央约绞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lili/664-6-50.html

吴谦与《医宗金鉴·心法要诀》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也颇有研究,在《医宗金鉴》中列为全书之首的《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二书,就是由吴谦亲自增减编撰的。 【学术成就】 《医宗金鉴》是一套综合性的医书,其对针灸的阐述和发挥主要集中于《心法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1.html

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壮。(《圣惠》手少阴三壮,在掌后去腕半寸阴穴陷者中。)上六畜之痫。《千金》暴痫灸法∶小儿暴痫,两乳头,女儿乳下二分。小儿暴痫者,身躯正直如死人及腹中雷鸣。太仓及脐中上下两旁各一寸,凡六处。又当腹度取背,以绳绕头下至脐中竭,便转...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12-9.html

黄帝内经·素问·论译文

...针刺法则吗? 岐伯说:应当取六气生化之源。所以气太过者取之,气不足则资助之。太过取之,应椐其致郁之次第以抑其郁气,取于运气生化之源,以折减其郁气。不及资之,是用以助运气之不足,避免虚邪之气。 黄帝问道:关于六气升降不前致病的,以知其...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56.html

共找到235,5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