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为辨证施治提供了依据。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同属于根型或椎动脉型或脊髓型的病人,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所以按中医分型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型,其治则不同,用药也不一致。 1、外伤型: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药:姜黄10克,...
...,脉沉紧。 治则: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方剂:良附丸加减。 常用药:良姜、香附、青皮、当归、沉香、木香、干姜、元胡、甘草。 (2)肠胃实热腹痛: 主证:身热、腹热、腹痛、腹胀满,或有呕吐,大便燥结,小便黄涩,烦躁不安,夜眠不实,舌质红,舌苔黄...
...下面可归纳几个方面来进行治疗。 1、肺胃郁热, 外邪凝滞, 肺胃郁热上攻, 而致口臭, 鼻干燥, 咽红肿疼痛, 涕黄, 苔少, 舌红, 脉细数。 治则: 清热泻火 方药: 芦荟汤加减: 芦荟10克, 甘草5克, 麦冬10克, 桑枝10克, ...
...,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多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2、中药治疗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
...药物。 2、中医药治疗妇科炎症 中医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导致的妇科炎症,采用扶正固本,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祛湿、利水,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统筹兼顾为基本法则。分为:1)湿热瘀毒型的中药治疗,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
...氯霉素酊、或希尔生液。4.中医【治疗】潮红、渗液、结痂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为治则,用龙胆泻肝汤加碱。仅痒无渗出时,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治则。用祛风换肌散加减(生地30、生首乌、当归各15克、大胡麻、川芎、丹皮、威灵仙、刺蒺藜、白芍、...
...泪止矣。天麻、青葙、连翘, 湿热也,佐以甘草、密蒙,又兼能理脾,脾治则肌肤实,而赤烂愈矣。肉轮一切溃漏,久而不痊者,此方主之。诗曰∶杞菊饮,汇天麻,青葙荆薄密蒙花,防翘归芷粉甘草,风热循皮赤烂瘥。 目录 《目经大成》杞菊饮 ▼ 相关方剂 ▲...
...科研人才为重点,切实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不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将成为今年专项申报的方向和重点。 《指南》要求,中医基础研究的重点为证候、脏象、经络、方剂、治则、治法等的基础理论研究。要以产生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等理论性成果为目标。《...
...见红丝,但可见条索状肿胀和压痛。如不消退则化脓,化脓在7~10天左右,溃后收口较易。如果2~3处串连贯通,则收口较慢,严重者可引起“走黄”。 本病病因多由于足部生疔、足湿气糜烂或皮肤破溃,感染邪毒,以致毒流经脉,向上走窜而继发。治则以清热解毒...
...一、辨证论治 (1)热毒壅盛型 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主方:仙方活命饮。 方药:白芷12克,防风9克,贝母12克,赤芍9克,归尾9克,皂刺15克,山甲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粉15克,甘草6克。 用法:上方每日2剂,每剂分2~3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