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自明和《妇人大全良方》_【中医宝典】

...外戚传》记载:"许皇后当娠,病。女医淳于意者,霍氏所爱,尝入宫侍皇后疾。"这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妇科医生记载。宋代,妇产科脱离了内科,成为专门学科。那时有更多妇产科著作问世,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对后世影响之颇甚。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32.html

两宋时期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总结,对宋代及后世针灸学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针灸铜人设计和制造,更是医学史上一大创举,两具铜人作为最早人体模型和针灸直观教具,在医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王惟一为此做出贡献是不可磨灭。五、许希许希生卒年不详。宋·河南开封人,初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11.html

概述_《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960年,美国学者Yalow 和Berson 创立了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并首先用于糖尿病人血浆中胰岛素含量测定。这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方法学一项重大突破,开辟了医学检测史上一个新纪元。它使得...

http://qihuangzhishu.com/969/219.htm

教育家--承淡安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针科学、灸科学、针灸治疗学等系统祖国医学方面课程;为谋求中西之汇通,并保证能在当时国民教育中取得合法地位,特开设解剖、生理、病理、消毒及诊断学等西医课程。对二年制本科生,还增设了难经、医论、伤寒、金匮等中医经典和经穴、点穴等专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8.html

方药中_一生沉潜方药中——纪念中医学家方药中九十诞辰暨方药中名家研究室落成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现代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对中医学发展做出了全面、创新性、开拓性学术贡献。我们怀着对方药中学术崇敬和研究传承责任感,对其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了全方位、多途径、持续性研究与传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一位对中医基础理论做出创新研究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fangyaozhong/1348-3-0.html

严苍山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当然,严氏认为金元后诸名家亦有卓著成就,如刘完素主火,张洁古主脏腑,张子和主祛邪,朱丹溪主滋阴降火,张景岳、赵献可主温补,叶、薛、吴、王阐发温证论治,吴师机主外治法,王清任主瘀血,唐宗海主血证等等, 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医学理论,丰富了祖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cangshan/512-2-1.html

关于《中国历代医论选讲》材料处理问题_【中医宝典】

...这是一个涉及医史文献学与各家学说研究方法问题,本文拟作补充说明。 1名医界定 在中国医学史上,自唐朝甘伯宗《名医传》首载120人以后,历代医史著作均有补充,至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其《博物汇考》中的《医部全录》有《医术名流列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4.html

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这些古代医籍能够刊行流传至今,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经校正医书局重修、刊行医药书籍,现在可知有:1、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正后改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张仲景《伤寒论》;4、...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3.htm

针灸_【中医宝典】

...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一种独特医疗方法,有着悠久历史。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58.html

清代前中期医学_【中医宝典】

...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方法大力推行,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灿烂一页。次如解剖学革新趋向,也说明了中医学在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 但是,长期闭关自守,浓厚尊经风气使这一时期医学停滞于既有“完美”,而不能真正全方位地有所突破。西医传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4.html

共找到861,4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