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之大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脾之大是由脾脏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 【脾之大】 是由脾脏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脾发出,在侧胸壁的大包穴处穿出,散布在胸胁部。脾之大是全身十五条大络脉中的一条(《灵枢·经脉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77.html

治疗脱发的中医偏方_奇效良方_【中医宝典】

...发。肾精亏虚,无以滋润与濡养则毛发焦黄脱落,发为本。如年老、久病、房劳过度等多种原因引起肾虚使精血不足,精血不足可引起脱发。 2、脾气亏虚 脾胃阳气衰落,不能化生气血,毛发失于濡养,则可见脱发。如《脾胃论。脾胃胜衰》云:“夫胃病其脉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602.html

热伤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肺被火热邪所伤,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变。有实热、虚热之分。实热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痰热化火,火伤肺,或肝火犯肺所致,症见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虚热多由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症见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93/372.htm

阴阳二_《阴证略例》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甲乙经》云∶经者所不可见者也,者所可见者也,外之沟渠是已。然络亦有不可见者乎,何以知之?黄帝曰∶邪热入于阳络,则为鼻血;邪热入于阴络,则为后血。以是知阴络也。鼻血者在上,溺与后血者在下也,若吐呕者,是知在中也。至于伤寒上厥下竭之证,...

http://qihuangzhishu.com/871/30.htm

明经之数有几_《此事难知》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答曰.十二大经之别.并任督之别.脾之大络脉.别名曰大包.是为十五络.诸经皆言之.予谓胃之大.名曰虚思.贯膈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晨脉宗气也.是知有十六也....

http://qihuangzhishu.com/859/10.htm

络脉先兆的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就是“阳明络属心”的经脉依据(《素问·脉解篇》)。如,足太阳经别循行于正经未至的肛门区域,弥补了正经循行之不足,又能肾散心加强了心肾之间的联络。因此,络脉疾病的反映更为全面。络脉又分为阳络及阴络,阳络在外,阴络循里,故络脉虽分布于外却...

http://qihuangzhishu.com/128/94.htm

旋覆花巧妙配伍治头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丁元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旋覆花治疗头痛,历代医家应用颇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代,其治疗头痛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试旋覆花治疗头痛的功用与配伍进行探讨。 旋覆花治疗头痛的理论 1.旋覆花既降且升 头为诸阳之会,清窍所聚之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180.html

目先兆的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失调、气血不利,首先使远端的经络受累,目络属孙络,孙络是最早的疾病信息载体,初最先入。脏腑有不一定在全身显露,却能最先反映于眼,故在眼部可以最早获得疾病的早期信息,于无证中求有证,这就是目先兆的理论基础。...

http://qihuangzhishu.com/128/76.htm

夏治理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年7月18日《夏治的理论探讨》)。认为炎热的夏季正可以用炎热去克寒;利用太阳开机最旺去纠正太阳开机不利;利用阳气出表,以驱邪外出,从而使疾病向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看来这一认识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可以解释老慢支、慢性腰腿痛等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54.html

说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十有五。有横。有经络。一万八千。有孙。不知其纪。...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5-11.html

共找到439,1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