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因风冷或饮食伤胃,致中焦不和,则正气不守,而邪得以干,挥霍之间,便致撩乱,故名霍乱。盖清浊相干于肠胃之间,心痛则吐,腹痛则利,甚者吐利俱发,其不吐不利,俗谓之干霍乱,亦以冷气曝争于中而不得出也。然脉必...
...论曰虚极之人。为寒邪所客,气上奔迫。痹而不通。故为胸痹。其证坚满痞急。或胸中如噎塞,或胸背皆痛。或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白汗出。或心痛彻背。或肌痹皮痛。是皆闭塞而不通也。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则胸痹而痛。又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
...作者:郭雍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1年 徐序 刘序 朱子跋郭长阳医书 自序 卷一 伤寒名例十问 叙论五问 治法大要九问 伤寒脉法及刺法六问 张仲景华元化五问 卷二 仲景辨脉法三十八条 卷三 仲景平脉法四十五条 卷四 六经统论二十二问 ...
...论曰胸中者气之府,呼吸升降之道也。阴阳升降顺理。则气道通调。胸中乃治,喜怒寒热不调。则气聚于胸而为膈气,夫膈气有五。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是也。忧膈之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无力,恚膈之病。心下苦实满。噎辄醋心,食不消。心...
...论曰∶忧恚劳气,郁而不散,若或婴之,此瘿所为作也。亦有因饮沙水,随气入脉,留连颈下而成,又山居多瘿颈,处险而瘿也。其始作,咽喉噎塞,游气往来,渐至停止,其证则有可针...
...论曰人身中有三尸诸虫,与人俱生,常忌善而好恶,能与鬼神通,每接引外邪,与人为害,谓之尸病,其状沉沉默默,不的知所苦,而无处不恶,或心腹痛胀,或 块踊起,或挛引腰脊,或精神错杂,变状不一,有飞尸者,有伏尸者,复有遁尸沉尸风尸之异,久不已停注...
...日,是为六六之节。其法原于黄钟之管,黄钟之管九寸,一寸九分,九九八十一分,三分损益,上下相生,律度衡量,莫不由之,是为九九制会。以九九之数,推六六之节,所以正周天之度,测四季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日月...
...论曰内经谓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微则为咳,甚则为痛为泄。然腑脏皆有咳。非独肺也,盖肺合皮毛,故先受之。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而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而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
...论究经脉、五诊奇 ,不敢以堕,有足尚焉。后之业医者,较视之何如哉?灵兰、石版,既未有能名其说,专家授受者,药性、脉理、病机、治法尚芒如。而乃肆炮纵合,以规偶中之利,又未有以稽其失者。师无所承,宪无所畏。以眇微幽 不可致思之术,而灭裂若此为。...
...海藏,古赵人,性明敏,通经史,好医方。师李明之,所着《医垒元戎》十二卷、《医家大法》三卷、《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汤液本草》、《此事难知》、《斑疹论》、《光明论》、《标本论》、《伤寒辨惑论》等书行世。□字谦甫,真定人,东垣弟子,潜心苦学,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