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临诊治疗痹证,以肾为本,善用大贴量生地黄于温散蠲痹,祛风通络药之中以凉血清营养血补肾,滋阴润络,尤其是治疗反复发作之顽痹每获良效,现总结如下: (一)风寒湿痹,正虚为本 痹证,是指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气血经络为病邪痹阻...
...《妇人大全良方》赤芍药散牡丹皮 白茯苓 赤芍药 白芷 甘草(各一两) 柴胡(一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博济方》赤芍药散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
...煅之,须四周均灼,约煅半日息火,待其自冷。次日打开,取出瓜炭及药研细,磁瓶贮之。每服二三钱,丝瓜络二钱,煎汤调服。忌盐一月。百发百中,洵奇方也。每煅一瓜,约用炭二十斤为准。又方 白茅根一两,赤小豆一两,煎汁频饮,溺畅胀消。又方 雄猪肚一枝,...
...《博济方》八效虎骨散治血风遍疰疼痛,丈夫筋骨疼,及打扑损疼痛甚者。虎骨酥(炙) 败龟(炙) 当归 官桂(去皮) 地龙(去皮) 牛膝(去苗) 漏芦威灵仙 自然铜(烧上一十味,各等分,同杵罗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热酒调下,每日一服。 目录 《...
...目录 《古今名方》复方黄杨片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古今名方》:复方黄杨片【处方】黄杨木50g,川芎37.5g,青木香37.5g,紫丹参浸膏37.5g,细辛25g,射干25g,栝楼皮12.5g,茵陈浸膏12.5g。【制法】黄杨木、...
...各半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温服,小儿量岁数加减,以瘥为度。忌生冷、油腻、腥臊等物。 目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遇仙立效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遇仙立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遇仙立效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和匀。再将黄耆、党参2味水煎二次,每次4小时,药汁滤过,澄清,混合后浓缩成清膏。然后将白糊精120g、饴糖640g,与清膏混合成浆,加入上述混合细粉,制成颗粒,干燥,每100g干燥颗粒拌加饴糖5~8g,润滑剂1g,压制成片,片重0.24g...
...,这是没有分歧的。因此,针药并用,内外同治,可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效,决无矛盾之理。杨氏说:“早在唐代医学分科伊始,孙思邈《千金方》就说过:‘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药。’可...
...目录 《朱氏集验方》防风立效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朱氏集验方》:防风立效散【处方】柴胡1两,升麻1两,牛蒡子1两(炒),全蝎1两,石膏1两(生用),干葛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北防风半两,郁金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半两(泡)...
...□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熏蒸浴洗法 是将药物水煎熏蒸浴洗皮肤的一种给药方法。如《金匮要略》中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疗“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口渴”。百合病日久不愈,阴津亏损,虚火亢盛,则口渴不止。百合养阴润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