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而导湿也.按栀豉汤乃取吐之轻剂.此方之用栀子.得炙草之甘缓.黄柏之苦降.而栀子又能从中焦分解湿热.洵乎处方之妙.乃用药而不为药用者也....
...栀子乃清热解毒之良药也,与豆豉相伍,善于清心除烦,如栀子豉汤;与黄连、黄柏相伍,善于泻火解毒,如黄连解毒汤;与茵陈、大黄相伍,善于利湿退黄,如茵陈蒿汤;与白茅根、三七相伍善于凉血止血;与银花、连翘相伍善于消散疔疮。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于...
...目录 《类证治裁》豉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类证治裁》:豉桔汤【处方】豆豉 桔梗 滑石 厚朴 苏梗 连翘 杏仁 甘草【功能主治】疏风散邪,宣肺止咳。主风伤肺卫,寒热头痛,咳嗽脘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类证治裁》卷一...
...目录 《圣济总录》山栀子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山栀子饮【处方】山栀子仁1两半,甜竹茹(微炒)1两,豉1升,大青8钱,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邪热干胆,神思不宁,喜怒狂躁,口苦舌干。...
...之血,顺气为先,气行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血,养正为先,气壮则自能摄血。丹溪曰∶治血不可单行、单止,亦不可纯用寒药。气逆为火,顺气即是降火)。治心烦懊 不眠(仲景用栀子豉汤。王好古曰∶烦者气也,燥者血也,故用栀子治肺烦,香豉治肾燥。亦用作吐药...
...有区别耳。大黄黄连泻心汤(玉函。即黄连泻心汤。) 治热邪内陷。胁下痞满。三黄汤去黄芩。麻沸汤渍绞服。附子泻心汤(玉函) 治寒热不和。胁下痞结。三黄汤另煎熟附子汁。搅匀服之。三黄栀子豉汤 治热病时疫。头痛壮热。三黄汤合栀子豉汤。(千金。去黄芩...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香苏葱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香苏葱豉汤【处方】制香附4.5~6克 新会皮4.5~6克 鲜葱白2~3枚 紫苏4.5~9克 清炙草2~2.5克 淡香豉9~12克【功能主治】理气发汗。治妊娠...
...目录 《伤寒论》栀子厚朴汤 《伤寒论》栀子厚朴汤 《医宗金鉴》栀子厚朴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栀子厚朴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论》:栀子厚朴汤【处方】栀子9个(劈)厚朴12克(炙,去皮)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功能主治】治...
...目录 《医级》柴胡加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级》:柴胡加豉汤【处方】小柴胡汤加淡豆豉。【功能主治】愈后,劳感复病。【摘录】《医级》卷七...
...种,入药者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为佳。其大而长者,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不堪入药用。张仲景《伤寒论》及古今诸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香豉、甘草等四物作汤饮。又治大病起劳复,皆用栀子、鼠矢等汤,并小利而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