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药物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胺碘酮_【中医宝典】

...期间应定期检查T3、T4、TSH及心电图。长期大量应用可发生肺纤维化。由于本药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及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故可用于拌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律失常。禁忌症: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及碘过敏者禁用。 查询更多 心律失常 信息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763.html

心律失常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律失常发生时,多数都有心慌、胸闷的症状,引起了病人的注意并去医院就诊,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心律失常。也有少数人没有症状,偶在体检时发现有心律失常。当确诊有心律失常后,首先应去就诊,最好是心脏专科,配合医生详细了解发病经过,并作一些必要的检查,...

http://zhongyibaodian.com/jiatingyixuebaike_yiliaokangfu/1047-7-11.html

异丙酚能够减轻再灌注引起的心律失常_【中医宝典】

...心律失常的发生。在离体豚鼠的心室肌,异丙酚能够减弱缺血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和复极离散,并且能够减少再灌注后心室肌自发性的心律失常。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术中可能出现心肌缺血的病人应用异丙酚麻醉是非常重要的。 查询更多 心律失常 信息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766.html

肾脏病人如何应用中医食疗药膳?_中医食疗外科食疗_【中医宝典】

...中医食疗药膳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理和治疗慢性病及改善某些肾脏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应当明确,药膳有别于一般的食物,亦有性味的不同,治疗作用的不同,其应用不是针对西医的病,而是针对中医的证,即中医对西医病进行辨证分析后而诊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149.html

冠心病的六种表现类型_【中医宝典】

...呕吐等症状。25%~95%的病人心律失常改变,多发生于病后1~2周内。心电图和心肌酶可帮助确诊心梗。 第四种,慢性心力衰竭。长期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肌收缩力下降,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 第五种,心律失常。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出现早搏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375.html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_【中医宝典】

...山东省立医院心脏内科副教授陈良华刘同宝 心脏的活动受神经支配。在正常情况下,心脏从窦房结发出冲动,依一定频率和传导的速度下传至心房和心室。若冲动的发生和传导有异常,均可引起心律失常有些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即心室频率超过100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753.html

肌松药的应用_《外科学总论》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季胺酚和氨酰胆碱大部经肾排泄,肾功不良者应禁用。③琥珀胆碱可引起短暂的血钾增高,于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尿毒症、破伤风、截瘫以及神经肌肉疾患的病人,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搏骤停,应予禁用。此外,因升高眼压于青光眼病人亦应禁用。4.残留...

http://qihuangzhishu.com/985/51.htm

颈动脉窦综合征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颈动脉窦综合征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发作次数及严重程度不同而选用。 1.一般措施 避免刺激颈动脉窦,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及禁止穿衣领较高较紧的衣服。发作时立即将病人置于平卧位。 2.药物治疗 (1)阿托品0.4~0.6mg,3~4次/d口服,或皮下注射,部分患者可有效地预防发作...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JingDongMaiDouZongHeZheng257825.htm

天麻不宜久煎_【中医宝典】

...盛衰,就妄用天麻,其实,使用天麻也有禁忌。 1.病人见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均慎用天麻。 2.重视配伍应用。《钩藤饮、天麻丸等。 3.即使针对肝阳上亢、痰阻经络等实证时,使用天麻也要详审病情,把握病机,随证加减,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721.html

用抗心律失常药应注意啥?_【中医宝典】

...选择心律平、异博定、乙胺碘呋酮、丙吡胺、西地兰等。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者,应用利多卡因、奎尼丁,苯妥英钠、普鲁卡因酰胺等。 (6)一般除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心律失常外,对其他原因所致者,通过消除诱发因素和病因治疗即可控制。对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如无明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506.html

共找到158,0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